[发明专利]粒状硫酸铵产品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046.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游光刚;付勇;徐春;李宇琴;石彪;朱胜;刘江;罗川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C3/00 | 分类号: | C05C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状 硫酸铵 产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具体是一种硫酸铵产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粒状硫铵的生产方法有三种:一是挤压法,二是氨酸法,三是溶液法。在溶液法造粒技术中,硫铵料浆因粘性过底,难以通过喷浆造粒得到要求的2-4mm产品,必须要在料浆中加入一定剂量的造粒辅助剂提高其造粒特性才能达到生产2-4mm硫铵产品的要求。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加入粉状MAP作为造粒辅助剂,但由于生产粉状MAP的成本较高,从而增加了生产粒状硫酸铵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粒状硫酸铵产品的生产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利用磷酸和气氨代替粉状MAP加入收集槽与硫铵料浆混合,然后造粒;具体步骤如下:在收集槽内,将磷酸和气氨按4:1的比例加入硫铵料浆中,通过收集槽内的搅拌器充分混合均匀,并通过引入槽内的蒸汽管对混合后的料浆升温,确保全部溶解;然后将料浆打入反应器,并经过喷浆泵送至造粒工段造粒。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减少劳务,还能节省粉状MAP 的编织袋,降低成本,并且利用磷酸可以溶解部分硫铵晶体,从而提高硫铵料浆密度,提高产品强度,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制浆工段流程图:
图中:1-1#收集槽;2-2#收集槽;3-1#液下泵;4-2#液下泵;5-蒸发器;6-降膜除沫器;7-反应器;8-列管加热器;9-加压循环泵;10-1#进酸管道;11-2#进酸管道。
具体实施方法
(一)原料:
1、硫铵料浆:含水率53%,PH值:3~5,N>19.8%,S>21.5%;
2、磷酸:酸浓度24.94%,密度1.268g/cm3;
3、气氨。
(二)配比计算:
产品含P2O5量铵2.5%计,硫铵含水量铵53%计,(根据生产经验计算得出1吨产品需要硫铵料浆2.1 m3);经计算得出1吨产品需加入P2O5 0.079m3,既1 m3硫铵料浆需加入磷酸0.0376 m3,比例为:1000:37。
(三)实验室试验
实验一:
1、取硫铵料浆500ml,密度1.26×103kg/m3,静置10分钟后晶体大约25%;
2、取硫铵料浆500ml,密度1.26×103kg/m3,逐渐加入磷酸,晶体逐渐溶解、变细;
实验二:
1、取硫铵料浆200 ml,密度1.19×103kg/m3,静置10分钟后无晶体析出,pH值6;
2、取硫铵料浆200 ml,密度1.19×103kg/m3,加入磷酸7.5 ml,经搅拌均匀后,无晶体析出,pH值为3.5。
(四)生产试验
1、开始在收集槽按每小时1方加入磷酸,搅拌后打入加压反应器,然后经过喷浆泵送至造粒工段造粒。
2、利用磷酸与气氨反应生成的磷酸一铵代替粉状MAP作为造粒辅助剂,造粒效果较为理想。其中磷酸加入收集槽,再打进反应器,气氨从列管加热器进口补入反应器内。
3、正常生产工艺控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