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2040.6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阳波;翁欲晓;王显超;柯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尚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52;C02F5/00;C02F1/4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废水 排放 处理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脱硫废水加药并澄清,使悬浮物絮凝组团、沉淀,并分离出预处理的废水;
B、化学反应处理:将分离出预处理的废水加药进行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离子形态污染物质反应生成絮体颗粒悬浮于水中并使废水软化,得到化学反应处理的废水;
C、分离处理:将化学反应处理的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其中:一路将具有固体颗粒的废水送至污泥压滤处理,排出固体物,另一路将分离处理的废水输出净化过滤;
D、净化过滤处理:用过滤器及反渗透主机对分离处理的废水进行净化过滤处理,获得净化过滤水;
E、蒸发结晶处理:用蒸发结晶器对净化过滤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并分列排出供回用的净化水和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压滤处理程序中,压滤出来的废水送入化学反应处理B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预处理过程中,悬浮物絮凝组团、沉淀后排至污泥压滤处理程序中处理。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按水流方向顺序安装包括:与脱硫废水(16)联通的预处理澄清装置(1)、反应装置(2)、循环装置(3)、分离主机(5)、过滤器(8)、反渗透主机(10)及蒸发结晶器(12);所述的预处理澄清装置(1)包括加药器(1.1)和澄清器(1.2),该澄清器(1.2)的沉淀物排出口与污泥压滤机(14)进口连接,澄清器(1.2)的预处理的废水出口与反应装置(2)的化学反应器(2.1)的进口连接;化学反应器(2.1)进口还与污泥压滤机(14)压滤废水出口连接;每个化学反应器(2.1)至少有1个加药器(2.2);所述的分离主机(5)为管式模分离主机,其进口通过增压泵(4)与循环装置(3)连接,该循环装置(3)进口与化学反应器(2.1)出口连接,其沉淀物出口通过污泥泵(13)与污泥压滤机(14)进口连接;所述的分离主机(5)通过提升泵(7)与过滤器(8)连接;过滤器(8)通过高压泵(9)与反渗透主机(10)连接,反渗透主机(10)通过升压泵(11)与蒸发结晶器(12)连接,该蒸发结晶器(12)分别设置有净化水及盐的排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主机(5)的膜丝是烧结而成的内径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等于105毫米的过滤膜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主机(5)的膜丝内径为12.5毫米的过滤膜丝。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主机(5)的膜丝内径为25.4毫米的过滤膜丝。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主机(5)的膜丝内径为100毫米的过滤膜丝。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澄清装置(1)由1个加药器(1.1)及1个澄清器(1.2)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反应器(2.1)由至少1个化学反应池,每个化学反应池至少有1个加药器(2.2)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回用与零排放处理没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主机(5)膜按下述技术指标选定:膜表面流速为1—10米/秒;所能处理的固体浓度以固体重量与化学反应处理的废水重量比值计为:0.0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尚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尚远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20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