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1167.6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45/02 | 分类号: | C22C45/02;B22D11/06;B22D11/18;C21D1/09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磁 快淬非晶 纳米 晶薄带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N200810247383.7号申请涉及一种快淬非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快淬非晶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真空熔炼、二次熔化、喷带和收取,其化学成分按照原子百分为:70-85%Fe,0.001-4% Nb或Nb、Mo、W、V、Ta中的至少一种,0.001-25%Si,0.001-15%B,0.001-2%Cu,0.005-0.08%Al和Ti中的至少一种;喷带步骤中喷嘴和冷却辊之间形成动态稳定、两端向外凸的弧形熔潭,熔潭温度为 1180-1300℃;喷嘴缝宽度D为0.1-0.4毫米,冷却辊和喷嘴间距为0.1-0.4 毫米;薄带的厚度为18-24μm,粗糙度Ra小于2μm。
上述方法制得的薄带,剩磁Br为0.2T,剩磁较高,同时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到Nb或Ta,成本较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其材料成本低,而且材料具有较低剩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各成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Sm 0.01-0.05%,Eu 0.01-0.05%,Co 3-5%,Ba 0.5-1.5%,Pb 2-5%,Ru 0.1-0.9%,B 1-3%,Te 0.5-0.9%,其余Fe。
一种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分别取Sm、Eu、Co、Ba、Pb、Ru、B、Te和Fe进行配料,各原料的纯度均大于99.9%;
(2)将原料放入真空感应炉中熔炼,熔炼温度为1510-1540℃,静置5-10分钟得到母合金液体;
(3)再将所述母合金液体倒入装有感应加热线圈的中间包内,控制中间包温度在1400-1500℃;所述中间包本体下部设有喷嘴,喷嘴的下部设有转辊,喷嘴和转辊的间隙为0.2-0.6mm,打开喷嘴,母合金液体从喷嘴喷出,遇到旋转的转辊,被转辊轮缘拖拽形成薄带;
(4)再采用高能电子束对薄带进行扫描热处理;
(5)扫描热处理结束后,将薄带放入120-150℃的保温炉中保温1-2小时,最后得到低剩磁快淬非晶纳米晶薄带合金。
所述步骤(3)中感应加热线圈的频率为50-100kHz;所述喷嘴为长方孔,长方形孔的宽度为0.1-0.4mm,长度为10-50mm;转辊轮缘的旋转线速度为24~26m/s;薄带的厚度为18-24μm,宽度为10-50 mm。
所述步骤(4)中高能电子束的扫描频率为200Hz,扫描区域宽度为20 mm,扫描时间为2-4min,加速电压为110-120 U/kV,聚焦电流300-320 mA。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金成份中的Sm和Eu元素原子的存在,都可使合金中铁原子扩散困难,从而使非晶不容易晶化,掺入Sm和Eu这两种元素可提高材料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
合金中Te、Pb和B含量的增加,使材料中非晶形成能力增加,提高了非晶相的稳定性。Ru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强度增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形。Co 元素的加入使材料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磁导率和电阻率高。Ba元素的主要作用是阻止铁晶粒长大,从而保证晶粒的纳米尺寸。合金中Co、Te、Sm和Eu元素的联合作用不仅显著提高材料磁导率,而且降低了合金的剩磁。
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浇注控制、合金化和高能电子束热处理相结合,可以有效保证化学成分的均匀分布,既保证了合金的磁性能,也保证了合金的内外在质量。薄带采用高能电子束进行扫描热处理,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可有效地控制晶区和非晶区的比例,保证了热处理的质量。由于纳米晶相与残余非晶相之间存在着交换耦合作用,晶粒尺寸小于畴壁厚度,从而能平衡部分磁晶各向异性,降低合金平均磁晶各向异性,材料表现出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矫顽力、高磁导率、低剩磁以及低高频损耗等优异性能,材料综合软磁性能显著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1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