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K最近邻法煤矿井下突水水源预测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0589.1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孟然;聂梦雅;闫鹏程;宫关;付学强;马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近邻 煤矿 井下 水源 预测 检测 方法 | ||
1.基于K最近邻法的煤矿井下突水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K最近邻法,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发出激光聚焦在待测水体上,该水体在激光激发下产生荧光光谱信号,将荧光探头采集到的光谱信号照射到多道探测器中并经过电路处理,得到反应待测水体水质情况的信号数据,与相同测定条件下的反应正常水体水质情况的信号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在ARM7处理器中利用K最近邻法构建模式识别模型,对待测水体数据分析,从而能够获得煤矿水源水质变化情况,从而预估出未来矿井下的突水情况,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测区域的地域情况,采集多个水样,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依次发出激光聚焦在各样本上;利用荧光探头收集产生的光谱信号,将探头收集到的荧光最大限度的照射到多道探测器中;
(2)在所述多道探测器中,具有多个光敏单元和自扫描功能,可同时采集多个波长点的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入微控制器进行分析与处理;
(3)在ARM7处理器内部编程,使外部I/O口产生驱动脉冲,驱动脉冲输入到多道探测器,多道探测器开始工作;多道探测器接收荧光信号后,将荧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过电流驱动放大电路从而再进入偏置电路并放大,和电子滤波,处理后的信号送到Atmega128引脚,进行A/D采样,转化信号数据作为反映待测水体水质情况的信号储存;
(4)在ARM7处理器中采用K最近邻法构建模式识别模型,结合模型对步骤(3)中得到的反映待测水体水质情况的信号数据以及之前采集的反映正常水体水质情况的信号数据进行学习,以“同类样本在模式空间相互较靠近”为依据进行分类,判断两者的相似,最后得出该井下部位是否会发生突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最近邻法的煤矿井下突水水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头为浸没式荧光探头,荧光探头实时采集的数据分别送入多道探测器中进行分析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最近邻法的煤矿井下突水水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道探测器可采用CCD光探测器,使用堆垛方式加大探测的动态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最近邻法的煤矿井下突水水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M7处理器通过K最近邻法构建模式识别模型,由多道探测器采集得到的荧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进行处理,与正常水体水质的数据进行学习,比较,最后得出该井下部位是否会发生突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5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波动条件下拉曼光谱定量检测中的修正方法
- 下一篇:水样氨氮浓度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