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菜风干肠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0526.6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17 | 分类号: | A23L1/317;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菜 风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菜风干肠,其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酸菜酸香味醇、清淡爽口、采用生物抑菌,富含乳酸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不含有防腐剂和色素,是一种绿色天然的健康食品。酸菜是将新鲜蔬菜经一定的加工方法使其具有一定的酸味,只有腌制的泡菜才有香气才好吃。酸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营养成份,富含维生素C,胺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传统方法腌渍酸菜,使用的是大缸等开放容器,靠附著在容器和菜叶上少量的乳酸菌自然发酵,但这样的方式酸菜容易腐烂,且不便于携带。风干肠是一种传统肉食品,通过将肉条进行腌制,灌入羊肠衣内进行风干,再用蒸锅蒸熟制成。腌制过程使用的添料主要是调味品,一般包括肉桂、花椒、曲酒、精盐、白糖、酱油。风干肠具有味道鲜美,方便食用等特点,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但这种食品属于肉质加工食品,食用过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易使人上火、生淤,所以不适合经常食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菜风干肠,以白菜为原料,并利用酸菜做配菜引导腌制,填补国内市场上此项技术的空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菜风干肠,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完成:
(1)制备腌制肉:取猪肉切成7-10mm的方块;
(2)制备酸菜:以白菜为原料,经挑选、剖洗、浸煮、装罐、密封、灭菌、冷却工艺制成,白菜重量百分比为60%-70%,配菜的重量百分比为40%-30%,白菜在沸水中进行热处理10分钟,静置,沥水;处理后的白菜放入30%-40%的配菜进行搅拌后切碎;
(3)制备腌制添料:花椒1-2重量份磨粉,再加入60°白酒100-200重量份、精盐100-150重量份、白糖200-300重量份和香油10-15重量份,充分混匀制成腌制添料;
(4)腌制:向猪肉块中加入腌制添料和酸菜,搅拌均匀,腌制30-40分钟,其中猪肉块、酸菜和腌制添料的重量比为10:2:1;
(5)风干、蒸熟处理:将腌制好的猪肉块灌入羊肠衣内,挂在2-5℃的风干房风干晾晒2-4天,再采用蒸汽锅蒸25-35分钟后自然冷却,制成酸菜风干肠。
所述的配菜为采用传统工艺进行腌制,经过腌制完毕的酸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营养成份,富含维生素C,胺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采用天然的酸菜进行引导腌制,色泽好,保鲜度高、养成分损失少,味道鲜美。风干肠是冬日里很好的食品,加入酸菜辅料扩大了风干肠的种类,丰富了食品的种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酸菜风干肠,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完成:
(1)制备腌制肉:取猪肉切成7-10mm的方块。
(2)制备酸菜:以白菜为原料,经挑选、剖洗、浸煮、装罐、密封、灭菌、冷却工艺制成,白菜重量百分比为60%-70%,配菜的重量百分比为40%-30%,白菜在沸水中进行热处理10分钟,静置,沥水;处理后的白菜放入30%-40%的配菜进行搅拌后切碎。
(3)制备腌制添料:花椒1-2重量份磨粉,再加入60°白酒100-200重量份、精盐100-150重量份、白糖200-300重量份和香油10-15重量份,充分混匀制成腌制添料。
(4)腌制:向猪肉块中加入腌制添料和酸菜,搅拌均匀,腌制30-40分钟,其中猪肉块、酸菜和腌制添料的重量比为10:2:1。
(5)风干、蒸熟处理:将腌制好的猪肉块灌入羊肠衣内,挂在2-5℃的风干房风干晾晒2-4天,再采用蒸汽锅蒸25-35分钟后自然冷却,制成酸菜风干肠。
所述的配菜为采用传统工艺进行腌制,经过腌制完毕的酸菜。
本发明以白菜为原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营养成份,富含维生素C,胺基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采用天然的酸菜进行引导腌制,色泽好,保鲜度高、养成分损失少,味道鲜美。风干肠是冬日里很好的食品,加入酸菜辅料扩大了风干肠的种类,丰富了食品的种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5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