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供电判别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0424.4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军;梁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供电 判别 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供电判别处理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A、分别采集在负载被隔离以及负载被接通时的供电电源频率参数;B、获取在负载被接通时供电电源频率的第一波动幅值并判断其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门限,若是,则转步骤C,否则,转步骤D;C、获取在负载被隔离以及被接通前后两种状态下的供电电源频率的第二波动幅值并判断其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门限,若是,输出当前供电电源为油机发电事件,否则,转步骤D;D、判断在负载被接通时的供电电源频率是否处于预设的频率判别区间,若是,则输出当前供电电源为市电供电事件,否则输出油机发电事件。采用本发明可以准确的对当前供电电源究竟是市电供电还是油机发电供电进行区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电源供电管理的基站供电判别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站的供电方式通常有3种,分别为:市电供电、油机供电、以及蓄电池供电。在基站的正常运作过程中,其供电电源为市电供电;当电网停电后,基站先由蓄电池进行暂时供电,并由基站监控系统发出断电警报信息通知给基站维护人员,基站维护人员在接到断电警报信息之后,到达相应的基站位置启动油机以由油机发电向基站供电,等到电网恢复供电后,此时基站再切回用市电供电。
由此可见,在上述市电停电以及切换至油机供电的过程之中,蓄电池只起到了临时供电作用,供电的时间很短。所以基站供电用电量统计中,一般只统计市电供电和油机发电供电。
在现实应用当中,当市电停电,并使用油机发电来对基站进行供电时,由于油机发电价格昂贵,因此对于市电以及油机发电的区分统计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一些不法份子往往会利用市电和油机发电的差价,虚报油机发电的时间而进行非法牟利。例如在发生市电断电情况后,基站维护人员使用油机进行发电以对基站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时,基站维护人员由于疏忽没有及时进行市电供电切换,会造成油机发电的浪费;或者,在市电恢复之后,基站的供电已经及时地切换回市电供电,然而一些不法的基站维护人员或其他投机分子往往会故意虚报油机发电的时间,赚取油机发电与市电供电的差价,上述这两种情况无疑会对基站运营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专利公开号为CN202661575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市电供电与发电机供电判别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利用供电频率来判别市电供电和发电供电的方法,其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鉴于市电供电属于大电网,电厂发电机组转速恒定,使得市电电源频率较为稳定的优点,例如其电源频率通常位于50±0.5HZ(赫兹)之间;而油机供电,因为油机的带载能力相对有限,从而使得其油机发电电源频率波动较大,例如通常为50±1HZ(赫兹)之间甚至更大的波动区间。因此,在该专利技术方案中,其利用供电电源的频率变化范围来判别当前基站的供电究竟是市电供电还是油机发电供电。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对该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法对于基站供电电源的判别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由于部署在基站里面的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传感设备等数量繁多且类型复杂多样,其中不乏有一些是感性负载,如大功率空调、通信电源等。这些感性负载会通过电源线串扰到供电电源线上,从而会对供电电源的频率造成干扰。
其二、基站通常被布置在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如高山上或郊区等偏远地区。在实际应用当中,通常会因为雷雨天气时的雷击、郊区电网变压器的老化,以及变压器的负载功率不足等因素,造成偏远地区电网本身的供电不够稳定。故而引起供电电源的频率也不够稳定。
其三、部署在基站里面的各种设备包括较多可以运行在高频率的通信设备,其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会有很强的电磁场辐射产生,这些电磁场辐射会对用以采集供电电源线电源频率的线圈造成影响,从而造成电源频率的采集结果不够准确。
其四、部署在基站里面的设备对电源的电流大小需求变化很大,一般都要求其电流为非恒定的,这样在实际应用当中,也会因为电流大小的较大变化而对供电电源产生影响,造成供电电源频率不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维智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0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