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直杆型单株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9179.X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良;李晓红;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千屈菜科 紫薇 植物 直杆型单株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直杆型单株栽培方法,属于植物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薇苗木的生产与标准参见:《园林绿化苗木生产与标准》沈联民、陈相强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105-106页。该文献公开了紫薇苗木的生产与标准:(1)采用播种、扦插、分蘖繁殖种苗;(2)树形:独干苗:主干直立、明显,分支均匀;丛生苗:观赏品种及盆栽,常经人工修剪定干培育成丛生状。缺陷:独干苗一般1-1.5米以下为直立的主干,以上选留分支并合理控制其出枝高度和方向,因高度有限,其培育方法不能满足紫薇直杆型树干造型所需单株的生产和要求。
草书盆景专用苗木培育方法参见:《中国草书盆景》,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公司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36-37页。该文献公开了草书盆景专用苗木培育方法:对育苗的场地进行整地施足基肥、选择一年生苗木树干生长快比较柔软的树种、采取播种或扦插繁育种苗、按5-10厘米的株行距高密度栽植、大肥大水促苗生长、适时防治病虫害、防止苗木倒伏、去除侧枝;最终到年底使苗木树干上下匀称、比较柔软、苗高达150-200厘米、干径达0.6-1.2厘米后即用于造型。缺陷:虽然能使苗木树干上下匀称、比较柔软、苗高达150-200厘米、干径达0.6-1.2厘米后即用于造型,但是,若按照该培育方法将紫薇单株苗木培育成苗高250-500厘米,因密度高容易造成倒伏而改变干型、病虫害较难防治造成育苗损失、单株苗木根系生长较弱不利移栽成活,其培育方法不能满足紫薇直杆型树干造型所需单株的生产和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直杆型单株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直杆型单株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扦插繁殖育苗方法育苗
1A.繁殖材料种源:根据苗木培育要求选择相应的品种;插条从已建立的相应品种的无性系中剪取,以确保相应品种的繁殖材料其遗传基础相对一致;
1B.扦插苗床制作:将苗床土壤翻挖晒土,整细耙平后按照走道50—100厘米、厢宽100—120厘米作厢,在厢面上覆盖5—10厘米厚的无菌新土,扦插前浇透拌合杀虫杀菌剂的药水;
1C.扦插时间:硬枝扦插时间为落叶后至萌发前;绿枝扦插时间为新枝木质化后至变色落叶前;
1D.插条的剪取与处理:插条按长10—15厘米剪取,硬枝去除侧枝、绿枝保留插条顶端1—2片叶;打捆,放置在生根液中使插条下部浸泡1—2小时;
1E.插条扦插:将插条下部垂直插入苗床3—5厘米,株行距5—10厘米;
1F.苗床覆盖:扦插完成后,用竹条或竹片的两端插入苗床的两边作拱,覆盖薄膜并将薄膜边缘用土压实;绿枝扦插在覆盖薄膜后需在其上部加盖遮阳网;
2.安装育干造型模架
2A.制作安装育干造型支撑架:用钢筋混凝土浇注预制或镀锌角钢加工制作支撑柱,依据直杆单株造型的要求确定高度和大小并预留固定孔;用镀锌薄铁片加工制成压网片,开孔直径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径;在造型苗木的种植床内距中间走道20~30cm,挖坑安装支撑柱,入土深度40~70cm,其底部浇注混凝土固定,并使支撑柱垂直于地平面,用于固定支撑网的一面在同一平面或曲面上;支撑网选用孔径2~10cm的浸塑金属网,安装时,支撑网最高点的高度大于直杆苗木造型的最大高度,最低点的高度小于直杆苗木造型的最低高度,长度视场地而定;在确保网体拉紧拉平的情况下用固定螺栓和压网片将支撑网固定在支撑柱上;
2B.制作安装造型梯架:选用孔径1~2cm的方孔浸塑金属网,选留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方孔,用金属剪将相邻的两个方孔连接的金属丝从中剪断,即可得到云梯式造型网架;在支撑网上拉一垂线将云梯式造型梯架的中心线与垂线重合后,将梯架方孔四角金属丝交叉处用浸塑金属丝准确绑缚在支撑网上,在造型网架之间预留一定的间距;
3.栽培场地培肥与整地
3A.土壤培肥:首先,按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100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然后,充分翻犁混入土壤;
3B.整地:制作栽培厢是按高厢浅畦法进行开沟分厢,沟宽50~80cm,沟深20~60cm,大厢厢宽300~800cm,中间作业走道宽50~100cm,分成2小厢,大厢两边各留15~30cm制作畦埂,最后厢面是比畦埂和走道矮10~15cm、宽50~120cm的浅畦,同一畦做到畦面平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仁市满堂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91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时间片利用率的低功耗调频方法
- 下一篇:高分辨率柱状显示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