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9080.X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斌;赵明远;杨月钢;杨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4 | 分类号: | B21D5/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工 蒙皮 弯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车身内外蒙皮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某些部位(如后围左右包角、轮胎挡泥板等)需要焊接带弯弧的并且比较薄的钣金件(一般厚度为1mm~2mm),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钣金中原子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施加一定的外力,会破坏原子间原来的平衡状态,引起钣金形状与尺寸的变化,原子排列的畸变达到一定程度,移动距离有可能大于受力前的原子间距离,这时晶体中一部分原子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较大的错动,外力除去以后,钣金的形状和尺寸也都发生了永久改变。这种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不可恢复的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单纯的靠手工将钣金折弯难度大而且状态难以统一。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它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两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压辊两端的支座铰接有与支座位置匹配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
上述连接支架包括两铰接横梁和连接两铰接横梁的挤压纵梁。
上述操作把手为U形结构,包括纵梁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所述两横梁的一端与纵梁的两端焊接,所述两横梁的另一端与挤压纵梁的底端焊接。
上述工作平台一侧面的竖直延展面经过压辊的轴线。
上述压辊为后壁钢管结构,所述后壁钢管为钢管外径和壁厚之比小于20的钢管。
上述压辊两端与支座焊接。
上述操作把手中的两个梁横梁沿着连接支架中的挤压纵梁中心对称设置。
上述支座通过螺栓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得知: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方便,一个人即可完成钣金件的弯弧工作,提高了钣金件弯弧工作效率;
2.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易于实现,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即可加工出方便使用的蒙皮弯弧机;
3.使用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半径的弯弧;
4.性能稳定,便于维护;
5.制件美观,本蒙皮弯弧机制作出来的钣金件弯弧较手工制作的钣金件弯弧更加美观;
6.手工操作,节约能源,适合推广使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工作平台,2-支座,3-压辊,4-连接支架,4.1-铰接横梁, 4.2-挤压纵梁,5-铰接轴,6-操作把手,6.1-横梁,6.2-纵梁,7-螺母,8-钣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手工蒙皮弯弧机,它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压辊3,所述工作平台1一侧面的竖直延展面经过压辊3的轴线,
工作平台1与压辊3之间放置钣金件7,所述压辊3为厚壁钢管结构,所述后壁钢管为钢管外径和壁厚之比小于20的钢管,所述压辊3两端焊接有支座2,所述支座2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连接支架4包括两铰接横梁4.1和连接两铰接横梁4.1的挤压纵梁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所述支座2两侧的外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铰接轴5,所述连接支架4的两铰接横梁4.1通过轴承设置在铰接轴5上与支座2铰接,所述铰接轴5的外端设置有与螺母7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母7与支座2对铰接横梁4.1进行轴向限位,在本手工蒙皮弯弧机不工作的状态时,挤压纵梁4.2的上端面与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平齐或低于工作平台1的上端面,两铰接横梁 4.1与工作平台1的端面垂直。
所述操作把手6为U形结构,它包括纵梁6.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横梁6.1,所述两横梁6.1的一端与纵梁6.2的两端焊接,所述两横梁6.1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4的挤压纵梁4.2焊接。所述操作把手6中的两横梁6.1梁沿着连接支架4中的挤压纵梁4.2的中心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90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器阴打瓷轴箱
- 下一篇:具有Z方向稳定性的电池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