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ADAR视差图优化方法、立体匹配视差图优化方法及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8887.1 申请日: 2013-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4680510A 公开(公告)日: 2015-06-03
发明(设计)人: 焦剑波;王荣刚;王振宇;高文;王文敏;董胜富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分类号: G06T7/00 分类号: G06T7/00;G06T5/50
代理公司: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代理人: 郭燕;彭愿洁
地址: 518055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radar 视差 优化 方法 立体 匹配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立体匹配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ADAR视差图优化方法、立体匹配视差图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视频系统中,用户只能被动的观看由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无法从其他视角观看到不同的画面,而多视角视频(Multi-View Video)则允许用户从多个视点进行观看,增强了交互性及3D感官效果,在立体电视、视频会议、自动导航、虚拟现实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多视角视频在增强交互性及感官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视频的数据量,对视频存储及传输等增加了负担,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立体匹配,也称视差估计,是根据前端摄像机获取的多目图像数据(一般为双目),估计出对应图像中的像素点间的几何关系。利用视差估计,可以由一个视点的信息及其深度(视差)信息得到对应视点的信息,从而减少了原始数据量,为多目视频的传输及存储提供了便利。 

根据具体实现细节的不同,立体匹配方法可以大致分为局部立体匹配算法和全局立体匹配算法(可参见Scharstein D,Szeliski R.A taxonomy and evaluation of dense two-frame stereo correspondence algorith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2002,47(1-3):7-42.)。全局立体匹配算法是基于对全局的能量函数最优化得到视差结果,其准确性较高但计算复杂度也很高,不利于实际应用;局部立体匹配算法虽然准确性一般不如全局算法高,但其实施相对简单方便,计算复杂度低,甚至可以达到视差图的实时获取,因此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已有一些局部的方法产生了与全局效果相当的视差结果。 

近年来,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局部方法获得了与全局相似的效果,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自适应权重描述窗口中心点与窗口内相邻点间的相似性,权重越大则两点越有可能属于同一个物体,进而具有相似的视差。然而此类方法的计算量太大。后来,Hosni等人提出了一种线性的立体匹配方法(参见Rhemann C,Hosni A,Bleyer M,et al.Fast cost-volume filtering for visual correspondence and beyond[C]//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CVPR),2011 IEEE Conference on.IEEE,2011:3017-3024.),利用引导滤波器(guided filter) 作为聚合的方法,其计算复杂度与滤波窗口无关,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聚合方法,即对代价空间进行滤波,随后出现了很多基于滤波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主要工作在于代价聚合阶段,很少关注代价的测度及视差优化,在最终结果中仍然存在一些错误区域,影响了视差图的效果。 

综合上述叙述可知,立体匹配作为多视角视频中的重要环节,已受到广泛关注,并有大量的立体匹配算法涌现。然而,立体匹配尚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基于滤波的局部方法,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RADAR视差图优化方法、立体匹配视差图优化方法及系统,提高视差图的准确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RADAR视差图优化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颜色分块图:对初始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并将其由RGB空间转换为CIELab空间,通过mean-shift颜色分割对CIELab空间进行颜色分块得到颜色分块图;获取视差图边缘信息:接收所述初始图像的初始视差图,结合Canny算子提取初始视差图中的视差图边缘信息;视差图优化:结合颜色分块图和视差图边缘信息进行不一致区域检测得到问题区域图,根据问题区域图对所述初始视差图进行OccWeight修正并滤波得到最终视差图。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立体匹配视差图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匹配代价计算:读入经过极线校正的第一初始图像和第二初始图像,对第一初始图像和第二初始图像分别通过代价函数计算匹配代价值并分别存入第一代价空间和第二代价空间中;代价空间滤波:对第一代价空间和第二代价空间分别进行边缘增强,并分别通过对称Guided Filter滤波聚合再通过WTA法得到第一初始视差图和第二初始视差图;RADAR视差图优化:对初始视差图应用上述所述的RADAR视差图优化方法的进行处理得到最终视差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