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的合成及其药物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8464.X 申请日: 2013-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3694133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李群;李晓雯;赵昔慧;王越;倪偲;李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51/08 分类号: C07C251/08;C07C251/24;C07C249/02;C07D213/53;A61K31/205;A61K31/4402;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7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抗癌 活性 昆布 氨酸 希夫碱 合成 及其 药物 组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昆布氨酸缩丙醛希夫碱的合成方法为:将40mmol(2.88g)丙醛用10mL无水乙醇稀释,缓慢滴加到溶解有40mmol(7.56g)昆布氨酸的40mL乙醇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温度缓慢升至70℃,继续反应4小时;蒸发溶液至余下约5mL,加入冰乙醇20mL,有大量沉淀生成;将溶液过滤,分别用冰乙醇、乙醚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白色目标产物;室温下目标产物很稳定,难溶于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微溶于甲醇、乙醇,在水中溶解性良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昆布氨酸缩乙二醛希夫碱的合成方法为:将40mmol(2.32g)乙二醛用10mL无水乙醇稀释,缓慢滴加到溶解有80mmol(15.12g)昆布氨酸的40mL乙醇溶液中;滴加完毕后温度缓慢升至70℃,继续反应4小时;蒸发溶液至余下约10mL,加入冰乙醇20mL,有大量沉淀生成;将溶液过滤,分别用冰乙醇、乙醚洗涤多次,真空干燥,得微黄色目标产物;室温下目标产物很稳定,难溶于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微溶于甲醇、乙醇,在水中溶解性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昆布氨酸缩3,5-二溴水杨醛希夫碱的合成方法为:按权1所示方法合成,将方法中的丙醛用3,5-二溴水杨醛代替,获得预期产物;室温下目标产物很稳定,难溶于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微溶于甲醇、乙醇,在水中溶解性良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昆布氨酸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的合成方法为:按权1所示方法合成,将方法中的丙醛用2-羟基-1-萘醛代替,获得预期产物;室温下目标产物很稳定,难溶于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微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昆布氨酸缩2-吡啶甲醛希夫碱的合成方法为:按权1所示方法合成,将方法中的丙醛用2-吡啶甲醛代替,获得预期产物;室温下目标产物很稳定,难溶于四氯化碳、氯仿和苯,微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具抗癌活性的昆布氨酸希夫碱及其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针对上述化合物进行药理学分析研究,具体包括:

(1)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上述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能力研究,应用鲱鱼鱼精DNA(HS-DNA)作为研究对象;鲱鱼鱼精DNA(HS-DNA)用NaCl/Tris-HCl(pH=7.16)缓冲溶液配制成10-4M的溶液,测量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A),A260/A280在1.8~1.9的范围内,说明HS-DNA溶液符合实验要求;测量HS-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根据朗姆-比尔定律计算DNA的浓度(以DNA碱基对的摩尔浓度计,ε260=6600L·mol-1·cm-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化合物用NaCl/Tris-HCl缓冲溶液配成10-3M的溶液,然后稀释到10-5M的浓度;以NaCl/Tris-HCl缓冲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液,测定200~800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谱;每次加样,分别向空白和配体样品中加入等量配制好的HS-DNA溶液(10-3M),充分混合然后静止10min后再进行扫描;键合常数由以下公式确定:

[DNA]/(εaf)=[DNA]/(εaf)+1/Kbaf)

其中[DNA]代表DNA的浓度,εa,εf和εb分别代表在各DNA浓度下的、游离的和与DNA键合饱和的配体的摩尔吸光系数;以[DNA]/(εaf)对[DNA]作图,键合常数Kb为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之比;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EB-DNA复合体系的配制:将5μL EB(1×10-3mol·L-1)溶液加入到1mL HS-DNA(10-3M)溶液中置于10mL比色管中,常温下避光保存2h;然后加入NaCl/Tris-HCl缓冲溶液稀释至5mL,混合均匀后;以522nm的波长激发,记录EB-DNA复合体系在584nm处的荧光发射波长及强度;每次加样,向样品中加入等量配制好的配体样品溶液(10-3M),记录不同浓度配体对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猝灭光谱;猝灭系数由Stern-Volmer公式确定:

I0/I=1+Ksv[Q]

其中I0和I分别代表不加化合物和加化合物时EB-DNA复合体系的的荧光强度;[Q]表示猝灭剂(化合物)的浓度;以I0/I对[Q]作图,斜率即为猝灭常数Ksv

(2)化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上述化合物与蛋白相互作用能力研究,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研究对象;紫外吸收光谱滴定:将配制好的BSA储备液(100μM)稀释到10μM,以NaCl/Tris-HCl缓冲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定200~350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光谱,每次加样分别向空白和BSA样品中加入等量配制好的化合物溶液(10-3M),充分混合然后静止10min后再进行扫描;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将配制好的BSA储备液(100μM)稀释到10μM,以295nm的波长激发,记录BSA溶液在584nm处的荧光发射波长及强度;每次加样,向样品中加入等量配制好的化合物样品溶液(10-3M),记录不同浓度化合物对BSA溶液的荧光猝灭光谱;猝灭系数由Stern-Volmer公式确定:

I0/I=1+Ksv[Q]=1+Kqτ0[Q]

其中I0和I分别代表不加化合物(配合物)和加化合物(配合物)时的荧光强度;[Q]表示化合物(配合物)的浓度;Ksv为动态猝灭常数;Kq为动态猝灭速率常数;τ0为无猝灭剂是荧光分子的平均寿命(10-8s-1);以I0/I对[Q]作图,斜率即为Ksv;各类荧光猝灭剂对生物大分子的最大动态荧光猝灭速率常数约为2.0×1010L·mol-1·s-1;通过Ksv=Kqτ0,求得Kq

在静态猝灭过程中,假设在生物大分子上有两到三个相似又彼此独立的结合位点,则荧光强度与猝灭剂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公式:

nQ+B→Qn...B

其中B表示发荧光的生物大分子,Q是猝灭剂分子,Qn...B表示生成的无荧光强度的生物分子,其生成常数可表示为:

K=[Qn...B]/[Q]n[B]

如果生物大分子的总浓度为B0,则[B0]=[Qn...B]+[B],[B]表示未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的浓度,则荧光强度和未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的浓度的关系为[B]/[B0]=F/F0,F0和F分别表示未加猝灭剂和加入猝灭剂时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强度;从以上关系中可推出公式:

log[(F0-F)/F]=logK+nlog[Q]

其中K表示猝灭剂和生物大分子的结合常数,n表示猝灭剂和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位点数,以log[(F0-F)/F]对log[Q]作图,斜率即为n,由截据求得结合常数K;

(3)上述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试验使用SRB检测法,测定了加入上述合成的化合物后,培养基在515nm处的OD读数,由测得的OD值,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待测样品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和正常小鼠角质细胞(Pam212)的抑制率:

以被测样品浓度对抑制率做线性回归,求出其48h内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顺铂作为阳性对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4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