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乌龙茶微生物含量的烘焙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7995.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彬;方观玉;卢秋华;谢晓婷;郑文慧;黄旭;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乌龙茶 微生物 含量 烘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烘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乌龙茶微生物含量的烘焙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无处不在,与茶叶更是密不可分,可以说有了微生物,茶叶才之所以成为现在人们离不开的重要饮品茶叶。然而,茶叶中微生物品种繁多,其中主要有酵母菌Yeast、霉菌和细菌,霉菌中主要有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us、青霉Penicillium spp等,细菌在乌龙茶中主要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虽然国内外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茶多酚和鞣氨酸能抑制对人或动物有致病性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国外许多国家还是对茶叶中微生物指标做出了最高限量,因此茶叶质量控制中还应关注微生物指标。
现阶段大多数人也包括茶叶的加工者普遍认为茶叶中的微生物可以经过茶叶的烘焙技术来去除,但具体效果如何,是否所有微生物都有效,茶叶品质是否改变等问题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此次便以出口的乌龙茶(主要以色种和水仙为主)为研究的对象,其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为芽孢杆菌及霉菌,霉菌虽然对人体有害,但它在60度温度环境中5—10分钟就能杀灭,在100度的温度下不能存活多久,因而一般的烘焙温度均可以消灭,而其中的芽孢杆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其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60℃高温,在120℃温度下也可能存活20分钟的特性使得要去除必须需要较高的温度以及较长的烘焙时间,但茶叶的品质势必会遭到破坏,如使用较低的温度,又难以达到减少其含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减少乌龙茶微生物含量的烘焙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乌龙茶微生物含量的烘焙方法,其烘焙温度为103~115℃,烘焙时间为20~30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05~115℃,所述烘焙时间为20~25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05~115℃,所述烘焙时间为20~22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05℃,所述烘焙时间为20~22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05℃,所述烘焙时间为22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10℃,所述烘焙时间为20~22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10℃,所述烘焙时间为20分钟。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烘焙温度为115℃,所述烘焙时间为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烘焙温度为103~115℃,所述烘焙时间为20~30分钟,在乌龙茶品质不发生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减少乌龙茶中细菌(芽孢杆菌)的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分别在下表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乌龙茶烘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米山药裹衣花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香大豆干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