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场循环水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7852.6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谢从新;何绪刚;李大鹏;马徐发;张敏;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场 循环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场循环水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目前池塘养殖普遍采用“高投入、高产出”养殖模式,其特点是;通过高密度放养鱼种和大量投入饲料,获得高产。
2)有研究表明,投入的饲料中的氮,被鱼类吸收利用的约为49%,51%的氮通过不同的方式滞留在池塘的水和底泥中。大量氮、磷的存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影响鱼类生长,引起鱼病的发生,进而大量用药、导致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我国多数养殖场建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排灌系统不健全,多数养殖场在总渠一级为排水和进水沟渠共用。养殖废水排放二个途径:一是直接排放至与养殖场毗邻的水系,对环境产生污染;二是排放至养殖场内部沟渠系统,对养殖用水产生污染。
4)一些养殖场为了解决养殖废水污染,修建人工湿地消除污染,按照100亩养殖水面计算,修建平流式人工湿地,需要匹配养殖面积20%~25%的土地,资金余额10万元;修建潜流式人工湿地,则需要匹配土地10亩,建设费用约20~30万元。
现有技术的缺点:
1)不建人工湿地,养殖废水排放二个途径:一是直接排放至与养殖场毗邻的水系,对环境产生污染;二是排放至养殖场内部沟渠系统,对养殖用水产生污染。
2)修建人工湿地,需要占用宝贵土地资源。目前养殖场土地利用率较高,并无闲置土地,且多数池塘已承包,修建人工湿地用地难以解决。
3)修建人工湿地需要大量资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对养殖废水经生态沟渠净化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循环水养殖管理技术。其主要内容如下:
1净水设施
1)在养殖池塘按照池塘面积的7.5%设置生物浮阀。
2)将原来排水沟渠改造为养殖废水净化生态沟渠。
3)将原来进水总渠改造为原水净化生态沟渠。
4)在支渠与总渠之间构建节制闸,控制沟渠之间的水体交流。
2水运行管理
1)原水进入进水总渠生态沟渠进行净化后,由水泵抽提进入进水支渠后入池塘,开始养鱼。
2)当池塘水质变肥,进行换水(约10~15%)废水进入净水生态沟渠沉淀池,加入等量净化水。
3)进入沉淀池废水通过沉淀后进入净化池,在净化池滞留7d~10d后达到养殖用水标准,开启节制闸,净化后的水进入进水总渠,作为养殖用水。
4)如此往复,达到养殖废水净化、循环利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补充因蒸发等损失的水量,不向外界排放养殖废水。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通过对原有进排水系统改造和运行管理,达到养殖废水净化效果。
2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补充因蒸发等损失的水量,不向外界排放养殖废水,达到养殖废水循环利用。
3将养殖场原有进排水沟渠改造而成养殖废水的净化的生态沟渠,无需增加土地,节约土地,节约资金。
4本发明构建方法简单,日常维护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现在将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示出了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本技术是对养殖废水经生态沟渠净化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循环水养殖管理技术。其主要内容如下:
1净水设施
1)在养殖池塘按照池塘面积的7.5%设置生物浮阀。
2)将原来排水沟渠改造为养殖废水净化生态沟渠。
3)将原来进水总渠改造为原水净化生态沟渠。
4)在支渠与总渠之间构建节制闸,控制沟渠之间的水体交流。
2水运行管理
1)原水进入进水总渠生态沟渠进行净化后,由水泵抽提进入进水支渠后入池塘,开始养鱼。
2)当池塘水质变肥,进行换水(约10~15%)废水进入净水生态沟渠沉淀池,加入等量净化水。
3)进入沉淀池废水通过沉淀后进入净化池,在净化池滞留7d~10d后达到养殖用水标准,开启节制闸,净化后的水进入进水总渠,作为养殖用水。
4)如此往复,达到养殖废水净化、循环利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补充因蒸发等损失的水量,不向外界排放养殖废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树干涂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