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名注记图层的优化显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7794.7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彭会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名 注记图层 优化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处理领域的制图综合方法,针对大量的地名注记图层,结合地名注记的重要等级分类与计算机屏幕尺寸,提出一种地名注记的优化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理信息的各种应用中,地图显示是一项基本功能,地名注记图层是矢量地图中一种重要的信息类型,其中记载了大量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地名注记信息,是使用者使用地理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这些地名注记有不同的重要等级、数据量很大,显示时要保证显示内容优先等级合理、显示内容进可能多、注记清晰不压盖、显示速度快等效果。
传统做法是将地名注记分级,根据显示范围的大小,确定显示级别,高于某个级别的内容显示,低于某个级别的内容不显示,这样当显示范围处于一个临界值时,有可能出现高于某级别的内容显示,但显示密度小,显示内容不够丰富,没有有效利用屏幕显示空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该显示级别下,显示内容仍然很多,不能避免出现地名注记的互相压盖情况,不能保证良好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快速优化地名注记显示内容的计算方法,在对地图进行缩放漫游时,动态调整地名注记的显示内容,保证显示内容优先等级合理、显示内容尽可能多、注记清晰不压盖、显示速度快的效果。
一种地名注记图层的优化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地名注记的重要程度或用户的关注程度将地名注记分类为多个级别层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根据层次结构模型组织地名注记数据,形成高优先级数据在前、低优先级数据在后的地名数据列表;
(3)获取屏幕分辨率;设置地名注记的最小字体尺寸;根据屏幕分辨率和地名注记的最小字体尺寸构造二维网格;
(4)根据二维网格建立二维矩阵,将二维矩阵的每个矩阵元素初始化为未占用;
(5)按优先级顺序从地名数据列表中取出一条地名注记,根据该条地名注记的地理坐标计算该地名注记的屏幕坐标,根据屏幕坐标计算对应的二维矩阵的矩阵元素;
(6)逐一判断地名注记对应的所有矩阵元素是否被占用,若有一个矩阵元素被占用,转到步骤(7),否则转到步骤(8);
(7)不显示地名注记,如果该地名注记不是地名数据列表中的最后一条记录,转到步骤(5),否则转到步骤(9);
(8)显示地名注记,并将该地名注记对应的所有矩阵元素标记为占用,如果该地名注记不是地名数据列表中的最后一条记录,转到步骤(5),否则转到步骤(9);
(9)结束流程。
其中,步骤(5)中所述的根据地名注记的地理坐标计算该地名注记的屏幕坐标,根据屏幕坐标计算对应的二维矩阵的矩阵元素包括以下步骤:
(201)地理坐标与屏幕坐标转换公式
计算比例系数:
b1=w/(x2–x1),其中,x1不等于x2;
b2=h/(y2–y1),其中,y1不等于y2;
blxs=min(b1,b2)
式中:w为屏幕宽度,单位为像素;
h为屏幕高度,单位为像素;
x1为屏幕左下角对应的地理横坐标;
y1为屏幕左下角对应的地理纵坐标;
x2为屏幕右上角对应的地理横坐标;
y2为屏幕右上角对应的地理纵坐标;
b1为屏幕坐标与地理坐标的横向比例系数;
b2为屏幕坐标与地理坐标的纵向比例系数;
blxs为计算的屏幕坐标范围与地理坐标范围的比例系数;
根据地理坐标计算屏幕坐标的公式为:
dcx=(int)((mapx–x1)*blxs)
dcy=h-(int)((mapy–y1)*blxs)
mapx=(double)dcx/blxs+x1
mapy=(double)(h-dcy)/blxs+y1
式中:mapx为地理坐标的横坐标;
mapy为地理坐标的纵坐标;
dcx为屏幕坐标的横坐标;
dcy为屏幕坐标的纵坐标;
(202)计算地名注记对应的屏幕坐标范围
计算地名注记占用的屏幕坐标范围的公式为:
right=left+n*FW,
bottom=top+FH,
式中:left为地名注记左上角对应的屏幕横坐标;
Top为地名注记坐上角对应的屏幕纵坐标;
Right为地名注记右下角对应的屏幕横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抛丸机的收料装置
- 下一篇:管子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