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楂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97417.3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涛;王立梅;李业正;满中合;李文强;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涛 |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A01N65/3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炭疽病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病害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山楂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炭疽病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潜伏侵染的真菌病害,我国山楂产区均有分布和危害,是危害山楂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侵染嫩叶、枝梢、花穗和果实,引起落花、落叶、枯梢、蒂枯、落果和烂果,导致树势衰退,减产甚至失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潜伏的病原菌在果实贮运期仍继续危害果实,也是重要的贮藏病害。当前如何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山楂种植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对此病的防治仍以药剂防治为主,生产实践中发现,采用普通药剂防治山楂炭疽病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防治效果差,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理想的农药;二是炭疽病的发生几乎贯穿整个生长期,甚至在贮藏期都浸染发生,所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山楂的品质。申请人在几年的实践中发现,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对防治山楂炭疽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草药提取液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山楂炭疽病的方法,它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无残留,防治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山楂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1)在山楂生长期实施全园生草,保持草深10-20厘米,全园生草可以于十月初人工种植鼠毛草或自然野生杂草;
(2)在山楂树上于7-8月份使用遮阳网;
(3)在山楂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喷洒中草药提取液,所述中草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黄连200-300份、白鲜皮150-250份,加水2500-3500ml,煎煮15-30min,过滤,加入陈醋50-100份制成药液备用。
优选的,取黄连250份、白鲜皮200份,加水3000ml,煎煮20min,过滤,加入陈醋80份制成药液备用。
中草药黄连、白鲜皮的水浸液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加入陈醋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使用喷洒方法:分别于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各喷洒上述中草药提取液各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发生炭疽病的山楂园,实施以中草药液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不使用农药,不但防治效果好,而且安全,无污染,无残留,防治成本低,有利于生产绿色产品。
田间试验资料
1、试验方法:试验设三个处理,即试验组一:喷洒中草药提取液;试验组二:喷1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试验组三:空白对照,即喷清水。4次重复,每重复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供试山楂树5株。分别于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各喷洒一次,均匀喷施山楂叶片的叶面、叶背和果实,喷至叶面稍滴水为止。
2、调查方法于8月5日和8月25日各调查1次,共调查2次。每小区调查3株山楂树,每株按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各抽查30个果实。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处理对山楂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喷洒中草药提取液的试验组一的防治效果最好,于8月5日及8月25日调查,防效分别达到98.92%%和99.3%,明显优于试验组二、试验组三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该山楂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包括:
1、在山楂生长期实施全园生草,保持草深10-20厘米,全园生草于十月初在山楂园人工种植鼠毛草;
2、在山楂树上于7-8月份使用遮阳网;
3、在山楂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喷洒中草药提取液,即取黄连250份、白鲜皮200份,加水3000ml,煎煮20min,过滤,加入陈醋80份制成药液,再加水100份稀释后于座果后、果实膨大期各喷雾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涛,未经李玉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滚筒类回潮加料设备的冷水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偏瘫病人肢体训练学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