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压调节的电阻线性化隔离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6311.1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刘洋;陈赵江;余水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压 调节 电阻 线性化 隔离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压调节的电阻线性化隔离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压控制电阻在有源滤波器、可控振荡器、可变增益控制、自适应控制、自平衡测量电桥和补偿、分压器或分流器、可变电阻网络合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电压控制电阻传统方法是通过控制FET(JFET或者MOSFET)实现,通过改变场效应管漏源之间的沟道电阻与栅源电压VGS有关,通过改变栅源电压VGS可实现沟道电阻的连续调节。但此方法要求压控电阻两端的电压差必须很小,即电压动态范围小,可控电阻值范围小;其次,沟道电阻的电流与端电压不是线性关系,即对于固定的VGS,沟道电阻的值随其端电压而变。电压与电阻的非线性可通过折线法进行修正,折线法采用多路理想二极管电路产生的折线电压,通过求和电路进行修正,采用此方法进行非线性修正时,线性化程度与二极管电路的数量多少成正比,通道路数越多,线性化越好,但同时产生的问题是电路过于复杂。此外,采用FET无法实现电压与控制电阻的隔离,限制了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通过电压调节实现电阻的线性化控制,并具备隔离式控制、宽范围调节等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压调节的电阻线性化隔离控制电路,包括以下步骤:
1) 将IC1的负输入端接电阻 到地,IC1的正输入端接预设电压,输出端并联、后接至IC2的正输入端;
2) IC2的负输入端接入控制电压,IC2的Z端接电阻到地,输出端接至IC3的正输入端;
3) IC3的Z端接电阻到地,输出端连接电阻后,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
4) Q1的集电极接电阻后连接至-VCC;
5) 光耦器件OC1、OC2……OCk进行串联,OC1正极通过电阻连接至VCC,OCk的负极接至Q1的发射极;
6) IC1的Z端接光耦器件OC1的输出电阻,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设定后,输出电压和控制电压的差值通过后端电路进行误差放大后得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光耦器件OC1、OC2……OCk的的输出电压、 ……和成反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控制电压变大时,也变大,变小,、 ……变大,从而也变大,因此变小,直至达到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发明可以简化电路,此外,还可以实现电压与控制电阻的隔离,本发明的应用场合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发明专利原理框图;
附图2为本发明专利所使用的运放内部原理框图;
附图3为本发明专利电压控制电阻实验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基于电压调节的电阻线性化隔离控制电路,包括以下步骤:
1) 将IC1的负输入端接电阻到地,IC1的正输入端接预设电压,输出端并联、后接至IC2的正输入端;
2) IC2的负输入端接入控制电压,IC2的Z端接电阻到地,输出端接至IC3的正输入端;
3) IC3的Z端接电阻到地,输出端连接电阻后,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
4) Q1的集电极接电阻后连接至-VCC;
5) 光耦器件OC1、OC2……OCk进行串联,OC1正极通过电阻连接至VCC,OCk的负极接至Q1的发射极;
6) IC1的Z端接光耦器件OC1的输出电阻,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当、设定后,输出电压和控制电压的差值通过后端电路进行误差放大后得到。
本发明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变化引起的变化,光耦器件OC1、OC2……OCk的的输出电压、 ……和成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6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整齐切割地板上橡胶层的切磨装置
- 下一篇:用于舵杆、舵销的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