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方及制备中成药的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4809.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23L1/29;A23L2/38;A61P9/00;A61P9/10;A61P9/06;A61P7/02;A61P39/00;A61P17/16;A61P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2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制备 中成药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方及制备中成药的方法和用途,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保健饮料及中成药。属于中成药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运动的减少、睡眠不足、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增加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病发却是突发性的,能救治的时间短,愈后后遗症多,致残率大,再复发率高。因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其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在中国,现时的医药资源主要集中在治疗,轻视了预防。虽然在营养、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健康意识等方面的流行病学领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始终还未能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完全令人信服的可靠的因果关系模式。这也导致了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未能卓有成效地开展。
目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比较可靠的手段,包括西药防治及中成药防治二种。就西药而言,是小剂量终身服用阿匹西林。但它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风险,当需要手术或者出现内出血时,会出现止血困难的情况。中成药包括华佗再造丸、复方丹参片、脑络通等,小剂量服用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华佗再造丸药性偏热,复方丹参片过于寒散,脑络通含有造成肠胃不适的西药成分盐酸托呱酮,长期服用上述中成药也容易使身体出现不适和偏差。因此,寻求一种适宜长期服用、安全有效的中药组合,用于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发病的进程或者是将病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方便又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中药组方及应用该组方制备保健饮料,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应用该组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疏通微循环、抗血栓形成,最终达到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进程或把心脑血管疾病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为了提供一种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方制备中成药的方法,根据该制备方法可先制备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浸膏或浸膏干燥物,然后在中药浸膏或浸膏干燥物的基础上,通过常规工艺及添加各种制药常规辅料制备成口服液、胶囊、片、丸、冲剂、糖浆、膏、酒、口含片、粉针剂等剂型的中成药或保健饮品。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方的用途以及组方各质量份数比变化(组方中君臣佐使的改变)而产生的新用途。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制备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饮料或中成药以及抗疲劳、抗辐射、养阴生津、润肺止咳、补气养血等新用途的保健品或中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西洋参、三七、麦冬和甘草,各物质的质量组分为:西洋参8-60份,三七8-60份,麦冬10-60份,甘草5-45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各物质的优选质量份为:西洋参15-50份,三七15-50份,麦冬20-50份,甘草10-35份。
进一步地,各物质的更优选质量份为:西洋参20-45份,三七20-45份,麦冬25-40份,甘草15-30份。
进一步地,各物质的再优选质量份为:西洋参35份,三七15份,麦冬25份,甘草25份。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立足于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及预防治疗原则,参照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从中药宝库中筛选出补气虚、化瘀血、养阴生津的药用植物,按照传统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通过补气养阴、通血脉、生津液,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组方制备中成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前述组方物质的质量份称取西洋参、三七、麦冬和甘草,洗净干燥,混合粉碎成10-24目粗粒,放置于热回流循环提取浓缩机提取罐内,加入10倍于药材质量的70%乙醇,浸泡30-50分钟,热回流提取至乙醇可溶解成分完全浸出,提取罐内乙醇无色,时间约需4.5小时,提取液浓缩至原生药10倍的药液量时,将所述药液放出,过滤后置于冰柜在0-3℃温度条件下冷藏48小时,再过滤后得到浓缩药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海涛,未经林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高脂血的药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肺气肿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