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加速度激活的多跨桥梁桥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3078.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黄荐;陈壮;寇文琦;张有振;王景景;李增银;魏赞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加速度 激活 桥梁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加速度激活的多跨桥梁桥减震装置,适用于铁路桥、公路桥、城市高架桥以及各种大型连续梁结构建筑物新建或抗震加固,能够使结构在突发地震作用下协同受力,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背景技术
为降低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提高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通常对连续梁桥采用减、隔震支座和粘滞阻尼器等减震措施,如铅芯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等。但目前的常规方案都没有改变连续梁桥固定墩单独受载,其他各滑动墩的虽有抗震能力却没有得到发挥和利用的状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Lock-up装置,从技术角度考虑,可以实现各墩协同受力,但此装置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后期的检查与维护烦杂,运营及维护成本高,因此应用于桥梁抗震的实例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地震动加速度激活的、造价低廉、耐久性好、便于检查与维护的新型大吨位连续梁桥减震装置,利用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减隔震装置及既有技术上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地震突发时,可使连续梁桥各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协调受力,解决了常规设计连续梁桥在纵向地震作用下固定墩单独受力,固定墩抗震需求和桥梁上部结构纵向位移过大等不利影响。利用本发明,可以为连续梁桥设计及抗震加固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保障,适用于新桥设计或旧桥抗震加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震加速度激活的多跨桥梁桥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振球(3)、上套箱(1)、下卡座(2)和球托架(4)。上套箱(1)沿桥梁纵向的方向开有检查孔(9)和球托架孔(8),上套箱(1)底板留有供激振球漏下的卡孔(7)。上套箱(1)的正下方是下卡座(2),下卡座(2)在正对上套箱的卡孔(7)处设有能卡住激振球(3)的球槽(10)。球托架(4)固定于下卡座(2)上,并通过上套箱(1)侧壁的球托架孔伸入上套箱内,并托起上套箱内(1)的激振球(3)。
正常状态下,激振球(3)位于球托架(4)上,上套箱(1)与下卡座(2)完全无约束,梁体与滑动墩沿桥梁纵向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以满足桥梁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沿桥梁纵向的伸缩变形需求。
地震发生时,在地震加速度作用下激振球(3)脱离球托架(4),下落并穿过上套箱(1)底板上的卡孔(7),落入下卡座(2)的球槽(10)内。所述的球托架(4)上用于放置激振球(3)的曲面为半径与激振球(3)半径相同的球面,且球面深度计算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查得桥梁场地所处区域的抗震设防等级,得到对应的场地地震加速度峰值a,再根据场地地震加速度峰值a进行桥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得到滑动墩墩顶的地震响应加速度峰值b,经过适当折减,取0.6b~0.8b的加速度值作为激振球(3)的激活加速度值c,最后依据加速度值c计算托架上球面的深度。所述的球槽(10)为半径与激振球(3)半径相同,深度大于等于激振球(3)半径的球面,且使激振球(3)与上套箱(1)底板卡孔(7)孔壁的撞点位于激振球(3)的上半部分。碰撞发生时,碰撞点所在截面的半径小于激振球(3)的半径,而激振球下半部分与下卡座(2)上的球槽(10)完全贴合,可以限制碰撞发生时激振球(3)脱离球槽(10)。
所述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原理一,正常状态下,激振球位于球托架上,上套箱与下卡座完全无约束,以满足此状态桥梁纵向位移变化需求;
原理二,地震突发时,依靠加速度作用,激振球产生滚动,脱离球托架,穿过上套箱底板的圆孔落入下卡座上的球槽。
原理三,当上套箱与下卡座之间沿桥梁纵向的相对位移超过限值时,套箱底板上圆孔壁与激振球发生碰撞,将梁体的地震力传递给滑动墩,从而使滑动墩协同承受地震作用荷载。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研发一种以地震动加速度激活的、造价低廉、耐久性好、便于检查维护的新型大吨位连续梁桥减震装置,利用碰撞传力原理,使连续梁桥各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能够协调受力,滑动墩可以发挥既有抗震能力。适用于铁路桥、公路桥、城市高架桥以及各种大型连续梁结构建筑物新建或加固,能够使结构在突发地震作用下协同受力,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地震突发时的激振球锁死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上套箱;
2—下卡座;
3—激振球;
4—球托架;
5—上套箱侧板;
6—上套箱底板;
7—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衣服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过温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