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2761.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9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敏;熊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50/18 | 分类号: | G06Q50/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 信息 识别 电子 合同 保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合同交由第三方保存时存在的合同可能被篡改,个人生物特征产生的密钥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途径和方法的信息匹配和信息提取,易造成特征信息的泄密。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生物信息识别的电子合同保全系统,在生成电子合同中使用申请人生物信息进行加密,并叠加用户身份证信息作为电子合同的唯一认证标识,将电子合同添加时间戳,发送到第三方电子保全中心进行保存,当客户需要再次办理相关业务或者出现合同纠纷时,只需核对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登录身份认证服务器,从电子保全中心提取保全的电子合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信息的认证与保全技术。
背景技术
在银行、电信、保险等服务行业,客户在柜台办理业务时需要对大量的单据、合同进行签字确认,登录时需要提供口令,每次办理都需重复如此繁琐的程序,并且,口令密码容易被窃取,业务人员对客户的签名不可能熟悉,模仿的签名也不容易被识别,存在许多账户不安全的因素。在信息时代,客户需要使用用口令和密码的地方和场景非常之多,过多的密码容易混淆和忘记,密码也极容易被窃取,很多用户在多种情况下使用相同的密码,当一个密码被窃取后,其他的应用也容易遭到侵犯,因此在服务柜台办理各种业务、进行银行账户操作时采用密码登录,使用签名对身份进行核实的传统处理方式中存在程序繁琐,使用不方便,密码容易泄露,不安全等因素。
公开号为CN101075316,名称为一种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计算机系统,用于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电子票证载体结构功能的实现及其内容的填写、辨读、认证、传递、签发,交易交换电子票证的装置终端功能管理、以及终端间、系统间的通讯会话。建立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中心,实现多系统综合认证、采信,保障票证的真实性、可支付性。
建立一个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中心,与电子票证发行发售机关建立委托制作电子票证、代理发行发售电子票证关系;与电子票证认证机关建立电子票证业务认证中介服务关系、与电信公司建立系统通讯服务关系,在电子票证发行发售机关、电子票证认证机关,与电子票证用户之间,作为第三方,承担用户身份认证、用户装置认证、电子票证统一生成下载、电子票证代理发行发售、电子票证业务认证中介服务、电子票证真实性认证、电子签名认证、电子票证业务统一交换、管理责任;建立一个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中心,作为电子票证交易认证管理中心对客户服务的窗口,完成对客户的各项服务;提取个性化加权特征,并加注时间戳,经压缩加密制作电子签名认证比对资料,作为每次电子签名的认证比对依据;在认证过程中,收集客户每次签名的累积变化规律加权值,即时调整认证比对依据资料;电子签名软件与电子票证管理软件结合,共同对签注权利人进行权限绑定。
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包括身份标识物品(如证件、ATM卡等)和身份标识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主要借助体外物,一旦证明身份的标识物品和信息被盗或遗忘,其身份就容易被他人冒充或取代。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复制,失窃或被遗忘,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
申请号为03116493.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商业运营管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提供一种利用指纹识别从而对柜员身份进行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将网点柜员的指纹模板及相关信息数据录入网点IC卡,将网点IC卡中数据下载至指纹读写器中,终端机发送身份认证命令至指纹读写器,指纹读写器采集柜员的指纹特征并与指纹模板比对,比对成功允许继续下一步业务流程,比对不成功不得继续下一步业务流程,解决银行营业网点中限权卡使用保管不当问题,消除由此带来的种种安全稳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2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码输入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核实外发电子邮件消息的收件者的方法和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