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2520.9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柴怀喜;李水湘;谭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1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自动 除尘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钢结构桥梁制造主要分桁梁式及箱梁式两大主导方向,而且国内几家大型钢结构桥梁制造单位分别在制造工艺中采用了各种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及工装。例如九州航道桥钢塔及通航孔桥,是一种典型的箱梁式钢结构桥梁,在以往的桥梁制造工艺中,板单元焊缝底漆打磨多采用角磨机、单台手推式打磨设备进行打磨。这些打磨方式为手工作业,打磨效率低,打磨时产生的灰尘等无法收集,造成车间环境严重污染,且打磨精度基本靠人工操作保证,造成打磨后表面粗糙度波动大而影响后期的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解决原有金属板材打磨设备打磨效率低,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并且得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包括龙门架和两条平行设置的地轨,所述龙门架的两侧立柱底端设有与地轨配合的行走轮,龙门架的横梁上设有若干可沿横梁移动的打磨小车,所述打磨小车包括支架、打磨电机和打磨头,所述打磨电机固定于支架上,驱动打磨头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龙门架一侧立柱的立式除尘器和设置在横梁上的吸尘总管,所述吸尘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除尘器连接;设置在打磨头处的吸尘罩通过软管与吸尘总管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打磨小车包括对置于横梁两侧的支架,所述横梁的顶部设有两条沿横梁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槽,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导向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座和活动架,支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活动架与固定座铰接,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和活动架的自由端。
优选的,所述打磨电机固定于活动架的铰接端,打磨头设置在活动架自由端,打磨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打磨头转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采用龙门架带动多个打磨头实现多条焊缝的一次打磨除锈,提高打磨效率。
2.采用多头打磨,磨头间距可调,可满足不同焊缝间距的板单元打磨除锈。
3.采用粉尘集中收集处理装置,可降低车间粉尘污染,改善车间环境,能实现自动打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打磨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除尘装置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结合图1及图2,板单元自动除尘打磨机,包括龙门架1和两条平行设置的地轨2,龙门架1的两侧立柱11底端设有与地轨2配合的行走轮3,行走轮3由电机31驱动,由控制程序设定后可以使龙门架1按照一定的速度沿铺设在地面的地轨2移动。一般板单元制造多为五条焊缝及以下,故在龙门架1的横梁12上设有五个可沿横梁12移动的打磨小车4,打磨小车4包括前后对置于横梁1两侧的一组两个支架41,横梁12的顶部设有两条沿横梁12长度方向开设的导向槽13,两侧的两个支架41的顶端分别设有滑轮44,滑轮44设置在导向槽13内。每一个打磨小车4都可以通过滑轮44与导向槽13的配合沿横梁12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支架41由固定座41a和活动架41b组成,支架41的上部为固定座41a,下部为活动架41b,活动架41b与固定座41a铰接,另外在支架41上设置一个气缸45,气缸4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座41a和活动架41b的自由端,这样气缸45的来回运动可以使活动架41b绕其铰接点摆动。打磨电机42固定于活动架41b的铰接端,打磨头43设置在活动架41b自由端,打磨电机42通过皮带46驱动打磨头43转动,活动架41b的摆动使得打磨头43得以上下运动,以此来调整打磨头43的高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2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