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0895.1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二泉针织厂 |
主分类号: | D06M11/38 | 分类号: | D06M11/38;D06M11/54;D06M11/76;D06L1/1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纱 棉籽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处理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工艺。
背景技术
低支棉纱线用常规煮练、漂白的方法难以将棉籽壳去干净,因为低支棉按常规是在无压低碱条件下进行的。如提高碱浓度或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煮练,虽能去籽壳,但涤纶不耐强碱,使纤维损伤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工艺,步骤如下:装纱–>进练液–>升温排气–>练液循环–>在120℃保温1小时–>升温至130℃,再保温40分钟–>排放练液–>气蒸40分钟–>釜内冲洗–>出纱。
进一步的:
所述练液包括7g/L的烧碱、5g/L的亚硫酸钠,1g/L的泡花碱,2g/L的肥皂,浴比1: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经本发明工艺步骤加工的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效果好,而且不损伤纱线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低支棉纱线去棉籽壳工艺,步骤如下:装纱–>进练液–>升温排气–>练液循环–>在120℃保温1小时–>升温至130℃,再保温40分钟–>排放练液–>气蒸40分钟–>釜内冲洗–>出纱。所述练液包括7g/L的烧碱、5g/L的亚硫酸钠,1g/L的泡花碱,2g/L的肥皂,浴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二泉针织厂;,未经无锡市二泉针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曲珠面料的加工方法及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布料计米用划线限位调节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