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0337.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波兰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9/0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锁系统。
背景技术
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按照输入密码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键式电子锁:采用键盘(或组合按钮)输入开锁密码,操作方便;
2、拨盘式电子锁:采用机械拨盘开关输入开锁密码;许多按键式电子锁可以改造成拨盘式电子锁;
3、电子钥匙式电子锁:使用电子钥匙输入或作为开锁密码;电子钥匙是构成控制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钥匙可以由元器件或由元器件构成的单元电路组成,做成小型手持单元形式;电子钥匙和主控电路的联系可以是声、光、电磁等多种形式;
4、触摸式电子锁:采用触摸方法输入开锁密码,操作简单。相对于按键开关,触摸开关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因此优化了电子锁控制电路;
5、生物特征式电子锁:将声音、指纹等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密码输入,由计算机进行模式识别控制开锁,智能化相当高。
在使用电子锁时,一大缺陷就是电子钥匙有可能被人偷走,所以为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子钥匙有可能被人偷走的情况下的安全隐患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子钥匙有可能被人偷走的情况下的安全隐患的电子锁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锁系统,其包括:电子锁定装置和手持终端;
其中,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电子锁定装置分离;
所述手持终端包括:指纹启动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解锁信息发送单元;
所述电子锁定装置包括:解锁信息接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密码输入单元和计时单元;
所述指纹启动单元用于获取指纹信息,并且将获取的指纹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指纹启动单元接收到指纹信息时将所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定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在所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定指纹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一致时启动所述解锁信息发送单元;
所述解锁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启动状态下向所述电子锁定装置的所述解锁信息接收单元发送密码输入启动信号;
所述解锁信息接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解锁信息发送单元接收到密码输入启动信号时将密码输入启动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解锁信息接收单元接收到密码输入启动信号时启动所述密码输入单元,并启动所述计时单元以开始计时;
所述密码输入单元用于在启动状态下输入密码信息,并且将密码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在计时至预定时间时向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传递密码输入关闭信号,并且清零且停止计时;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密码输入单元接收到密码信息时将所接收到的密码信息与预定密码进行比较,并且在所接收到的密码信息与预定密码一致时对电子锁进行解锁;
而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从所述计时单元接收到密码输入关闭信号时关闭所述密码输入单元以使得所述密码输入单元不能输入密码。
优选地,所述指纹启动单元是布置在所述手持终端表面的指纹获取设备。
在本发明中,只能利用手持终端通过指纹来开启密码输入单元,并且只能在预定时间内输入正确密码才能打开门,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子钥匙有可能被人偷走的情况下的安全隐患的电子锁系统。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锁系统的部分功能框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锁系统的部分功能框图。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子锁系统包括:电子锁定装置200和手持终端100。
其中,所述手持终端100与所述电子锁定装置200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波兰,未经王波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0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门禁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体口型视频重构系统与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