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9427.2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乐;杨孟嘉;陈志强;冉小兵;邓小云;戴长年;刘宝亭;米大为;唐茂;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G21C3/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5180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密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料并通过电炉冶炼+AOD精炼+LF炉精炼,获得钢水;
2)将钢水浇注成钢锭;
3)将钢锭电渣重熔获得钢坯,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钢坯含有≤0.035%C、≤1.00%Si、≤2.00%Mn、≤0.03%P、18.50-20.00%Cr、9.00-10.00%Ni、≤0.015%S、≤0.08%N、≤1.00%Cu、≤0.10%Co、≤0.001%B、≤0.50%Al和余量Fe;以及
4)锻造钢坯并在热处理后将钢坯加工成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高碳铬铁、中碳铬铁、镍板、低P原料、金属锰、含氮铬铁、硅铁作为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浇注钢锭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电渣重熔前,对钢锭表面进行清除氧化皮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电渣重熔采用CaF2:Al2O3:CaO:MgO四元渣系,且使用前对渣料进行烘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钢坯脱模后进行表面精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钢坯加热保温后采用快锻开坯和径锻进行锻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钢坯加热保温工艺为:将钢坯自≤700℃缓慢加热至900-1000℃,在900-1000℃保温2小时再缓慢加热至1000-1100℃;在1000-1100℃保温2小时之后,出炉锻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锻造时钢坯镦粗二次,镦粗保温后钢坯出炉进行拔长锻造,经多次锻造后钢坯锻到所需中间坯尺寸,开坯后切除钢锭头、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钢坯在径锻加热炉中加热,加热温度>1120℃,加热2.5-4.5小时,保温1.5-2.5小时,钢坯出炉后在径锻机上锻造到毛坯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为固溶处理,具体工艺为:自≤650℃升温至>1000℃,保温2.5小时后,经水冷至钢坯表面温度<40℃。
12.一种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含有≤0.035%C、≤1.00%Si、≤2.00%Mn、≤0.03%P、18.50-20.00%Cr、9.00-10.00%Ni、≤0.015%S、≤0.08%N、≤1.00%Cu、≤0.10%Co、≤0.001%B、≤0.50%Al和余量Fe,且其具有纯奥氏体组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壳是通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94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价格、空间管理、以及广告显示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健康型烟灰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