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88599.8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岚;刘洪莹;司娜;唐晓鹏;何吉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静电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高表面反应活性、高孔隙率、优良的热导与电导性能等诸多优点,纳米纤维在生物医用、催化过滤、传感器、复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相比于其他微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静电纺丝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备工艺,然而纤维细度较粗、副产品较多、产量较低等缺陷遏制了静电纺丝规模化、工业化的进程。为克服传统静电纺丝的发展瓶颈,气泡静电纺丝工艺应运而生。基于自然界蜘蛛纺丝的原理,气泡静电纺丝将气泡巧妙地引入纺丝过程,实现了优质高效地制备纳米纤维,然而这样制备出的纳米纤维仍然是无序的纳米纤维毡,这就限制了其在如组织工程、光电子传感器、复合功能性材料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优质高效地制备有序纳米纤维成了关键点。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静电纺丝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空间有序纳米纤维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用以解决气泡静电纺丝法收集纤维无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储液池、置于储液池中的喷气管、延伸入喷气管的导气管、连接导气管的气流泵、金属电极、与金属电极连接的高压静电发生器、接收板及与接收板连接的接地线,所述接收板为两个平行放置且带负电荷的导电板,纤维排列在两个导电板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用以调节两个导电板之间距离的位置调节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导气管上。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为电加热器。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一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绕设于所述导气管上。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为一恒温箱。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导气管弯折延伸于所述恒温箱内。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为一溶液池。
优选的,在上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中,所述导气管弯折延伸于所述溶液池内。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通过用两个带负电荷的平行导电板作为接收装置,受电场力作用,纤维集中排列在两个导电板之间,电场的拉伸力大大提高了纳米纤维的有序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工艺流程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发明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气泡静电纺丝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空间有序纳米纤维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用以解决气泡静电纺丝法收集纤维无序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其包括储液池1、置于储液池1中的喷气管2、延伸入喷气管2的导气管3、连接导气管3的气流泵4、金属电极5、与金属电极5连接的高压静电发生器6、接收板7及与接收板7连接的接地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板7为两个平行放置且带负电荷的导电板,纤维排列在两个导电板之间,是空中排列。
为了根据不同的纺丝要求,本发明的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用以调节两个导电板之间距离的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于所述导气管上。通过温度控制装置以控制气泡内气体的温度,可以降低温度因素对气泡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生产效率,有利于实现纳米纤维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贮液池的底部设有喷气管,可以引导气体的流向。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为电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5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料裁剪桌
- 下一篇:一种甲鱼卵醋饮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