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盐渍环境的耐腐蚀混凝土及其制作方法和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8307.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寅;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10 | 分类号: | C04B28/10;C04B7/1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盐渍 环境 腐蚀 混凝土 及其 制作方法 施工工艺 | ||
1.一种用于盐渍环境中的耐腐蚀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含Na+、K+、Ca2+、Mg2+、Cl-、SO42-、CO32-等几种或多种盐离子的盐渍环境中,通过所述混凝土各组分之间及其与盐渍环境中的盐分相互作用,保证混凝土在盐渍环境中凝结硬化、产生、发展并长期保持强度。所述盐渍环境为:①盐渍土为含盐量1%-30%(质量百分含量)、含水量20%~150%的盐渍土,包含氯盐渍土,硫酸盐渍土,碳酸盐渍土、亚氯盐渍土和亚硫酸盐渍土等。②矿化度为10g/L-500g/L的卤水环境,卤水中主要离子矿化度范围为(g/L):K+和Na+:4.5~240,Ca2+:0.5~65,Mg2+:0.5~50.5,Cl-:4.5~180,SO42-:2.5~150.5,CO32-:0.3~45。所述混凝土按重量份由下述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矿渣:100~800份;活性氧化镁粉:40~300份;石灰:0~300份;矿物掺合料:50~400份;粗集料:200~1600份;细集料:100~900份;水:100~4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渍环境中的耐腐蚀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渣比表面积不小于250m2/kg;所述的活性氧化镁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所述的石灰可以是生石灰、熟石灰或是两者组合物;所述矿物掺合料可以采用粉煤灰、硅灰、钢渣、赤泥尾矿粉、有色金属渣、煅烧煤矸石粉等满足粒径要求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是其中的一种或由几种混合而成,所述粉煤灰的比表面积不小于400m2/kg,硅灰的比表面积不小于15000m2/kg,磨细钢渣与有色金属渣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赤泥尾矿粉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煅烧煤矸石粉的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所述粗、细集料按照现行混凝土规范选用;所述的水可以使用淡水也可以使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卤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盐渍环境中的耐腐蚀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制备加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加筋混凝土现浇构筑物或构件、素混凝土现浇构筑物或构件、素混凝土预制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氯盐卤环境中的耐腐蚀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筋混凝土预制构筑物或加筋混凝土现浇构筑物采用的筋材为:经过防腐处理的钢筋,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树脂涂层钢筋;有色金属筋材,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筋材;FRP筋材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碳纤维增强塑料筋、芳纶纤维增强塑料筋;植物纤维筋材:包括但不限于竹筋、竹丝索、苇筋。
5.一种用于盐渍环境中的耐腐蚀混凝土的制作和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施工地区盐渍环境的盐分种类、浓度及比例进行测定,依据混凝土所处盐渍环境的含盐种类及含盐量确定耐腐蚀混凝土的具体配比;确定各组分配比后,将矿渣、活性氧化镁、石灰、矿物掺合料、骨料按照配比充分混合,再向其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物料,然后按现行公知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及养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和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养护龄期为7~28天,养护条件:温度为20±2℃,空气湿度≥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3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