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糊聚类和最短路径的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8112.6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3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骏;刘辉;张炜;马金辉;林春龙;范玉昆;海晓涛;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4 | 分类号: | G06Q10/04;G06Q50/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景志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糊 路径 关键 输电 断面 搜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最短路径的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准则函数的随机聚类方法对由潮流追踪所获得的所有线路功率构成进行分类而获得故障或过载支路的并行支路集构成初始关键输电断面,以避免由于人为给定分类数的不恰当所产生的多选及漏选问题;对初始关键输电断面中的每一支路,依次从故障或过载线路的一端开始搜索包括相应支路到故障或过载支路另一端的最短路径,在该路径上所有与故障或过载支路潮流方向相同的支路构成了关键输电断面所有候选支路;候选支路再经功率分布因子校核计算即可确定为最后的关键输电断面支路,从而实现了对关键输电断面的快速搜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最短路径实现的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近些年国内外重大电网故障的分析表明,因线路故障或过载而切除之后所产生的连锁线路切除是造成电网事故扩大甚至系统崩溃的重要原因,其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故障或过载线路切除之后导致与该线路传输功率同向的线路传输功率过载而被相继切除,使得事故扩大。如果能事先探测到因事故或过载线路切除而会产生传输功率重大改变的线路及断面,并对其采取重调甚至切负荷等措施,则可以避免发生线路连锁跳闸的情况。
因此,如何快速地辨识并搜索出因故障或过载线路跳闸切除而导致传输功率明显变化的输电线路及输电断面(简称关键输电断面),已成为备受广大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有不少文献就关键输电断面的快速搜索与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赵峰等人在论文《基于电气分区的输电断面及其自动发现》(刊载于《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第5期)中采用以下方法:基于区间并行输电断面(与初始输电断面功率构成相近,并且在同一回路中潮流方向相反的输电断面)及电气距离,先简化网络并进行分区,然后通过可达矩阵进行逻辑运算判断关键输电断面。谢开贵等人在论文《基于有向通路的潮流跟踪新方法》(刊载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第11期)中,基于潮流追踪技术来辨识关键输电断面。该方法首先采用潮流追踪技术获得所有线路的功率构成,然后采用差离平方和法对线路进行聚类,得到线路的并行输电断面。该方法具有比较高的辨识率;但是聚类时由于需要人工选择阈值确定样本分类数,若阈值选择不恰当则直接影响分类结果的合理性及准确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线路漏选或多选问题。
当前,很有代表性的一类方法是基于最短路径法确定关键输电断面。所谓最短路径是指从故障或过载支路的一个端点到达另一端点电气距离最小的连续支路组。倪宏坤等人在论文《基于动态规划原理分支界限算法的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刊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中认为,当故障支路或过载支路跳闸之后,最短路上的所有支路相对于其它支路具有更大的可能性跳闸,故认为最短路上的支路组即为关键输电断面。由于最短路支路组的总电气距离最小,其上与故障或过载支路功率方向同向的支路确实是关键输电断面中的支路,但功率方向相反的支路却不是关键输电断面中的支路;另外,若只关注最短路上的支路,很可能造成很多支路的漏选。柴登峰等人在论文《前N条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及应用》(刊载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第5期)中提出了基于前k次最短路径的关键输电断面辨识方法,以克服只在最短路径上寻找输电断面所产生的支路漏选问题;如何合理地确定k值是该类方法的关键,当前基本上是凭经验公式确定,若选择的不恰当,既可能多选支路,也可能漏选支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最短路径的电力系统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和最短路径的关键输电断面搜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电力系统有功潮流形成有向图,确定顺流、逆流节点顺序,计算发电机对线路的贡献功率和负荷对线路的汲取功率,得到所有线路的功率构成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8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