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收缩窗帘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87560.4 | 申请日: | 2013-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洪兵;陈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507 | 分类号: | D06M15/507;D06M15/643;D06M11/79;D06M11/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窗帘 整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收缩窗帘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窗帘的材质较多,有棉质、丝绸、纤维、混纺等材质。其中棉质窗帘在清洗后会有一定的缩水现象。这极大的影响了窗帘的美观。通过对窗帘进行整理,赋予窗帘一定的抗收缩能力,可能降低窗帘的收缩率,延长窗帘的使用时间。普通的整理剂通常为树脂及其他一些化学成分的混合物,将窗帘用普通的化学整理剂整理过后,窗帘的抗收缩能力提高并不明显,需要改变常规的化学整理剂的成分组成,以提高整理剂的性能。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棉质窗帘多次清洗后收缩率较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收缩窗帘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抗收缩窗帘整理液按照重量比的组成为:聚芳酯为3~5份、丙烯酸丁酯为2~4份、聚钛酸丁酯为2~3份、硅酸乙酯为5~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6~9份、蒸馏水为145~165份。
一种抗收缩窗帘整理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蒸馏水为145~165份,加热至50℃~55℃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封闭反应釜;(2)打开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硅酸乙酯为5~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6~9份,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3)将反应釜温度升至80℃,再打开反应釜,向其中再加入聚芳酯为3~5份、丙烯酸丁酯为2~4份、聚钛酸丁酯为2~3份,再次使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4)将整理液在80℃下保温2h~3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得窗帘整理液。
通过将整理液在80℃下保温2h~3h,可以促进其中的成分的相互溶解和反应,进而整理时提高窗帘的抗收缩性能。
有益效果:普通棉质窗帘在清洗10次后,收缩率为12%,经过本发明的整理液整理过后的窗帘,其清洗10次后,收缩率只有1.7%至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蒸馏水为145kg,加热至55℃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封闭反应釜;(2)打开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硅酸乙酯为8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9kg,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3)将反应釜温度升至80℃,再打开反应釜,向其中再加入聚芳酯为3kg、丙烯酸丁酯为4kg、聚钛酸丁酯为3kg,再次使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4)将整理液在80℃下保温3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得窗帘整理液。
实施例2
(1)取蒸馏水为155kg,加热至50℃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封闭反应釜;(2)打开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硅酸乙酯为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6kg,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3)将反应釜温度升至80℃,再打开反应釜,向其中再加入聚芳酯为5kg、丙烯酸丁酯为3kg、聚钛酸丁酯为2kg,再次使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4)将整理液在80℃下保温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得窗帘整理液。
实施例3
(1)取蒸馏水为165kg,加热至55℃后转移至反应釜中,封闭反应釜;(2)打开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硅酸乙酯为7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7kg,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3)将反应釜温度升至80℃,再打开反应釜,向其中再加入聚芳酯为4kg、丙烯酸丁酯为2kg、聚钛酸丁酯为3kg,再次使用桨式搅拌器进行封闭搅拌,搅拌均匀;(4)将整理液在80℃下保温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制备得窗帘整理液。
取完全相同的纯棉质窗帘两块,取其中一块浸入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窗帘整理液中浸泡2h后,在80℃下预烘40min,再在105℃下彻底烘干。将未经整理的棉质窗帘与经过处理的棉质窗帘常规清洗10次后,测定它们的收缩率,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5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