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7351.X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俊;蔡盈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5K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后壳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侧视图。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器本体以及支撑结构5,其中显示器本体包括前盖2、显示模组3以及后壳4。显示模组3容置于前盖2与后壳4之间,且前盖2与后壳4卡合以固定显示模组3。另外,后壳4上设置有固定孔,对应的于支撑结构5的第二端6设置固定孔,再通过螺钉锁固这两个固定孔,从而固定支撑结构5的第二端6于后壳4上。支撑结构5则用以支撑显示器本体于台面(例如平台或桌面等)上。
因而对于现有的显示装置,为实现显示装置的功能,上述各元件均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即会导致显示装置的失效。但是,现今所有的系统厂在组立显示装置所采用的方式皆为人工,而随着工资的逐渐上升,反应出来的是增加支出的成本,进而会冲击企业的获利。因此是否能简化零件并让组装更简易来缩短工时,进而让企业的获利增加,成为必须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零件简化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以及支撑结构。该显示器本体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框架以及背板,该背板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相背该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该框架环设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背板的周边,且该框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该背板上固定有第三固定件;以及盖体,该盖体具有凹槽以及第二固定件,该显示模组的第一侧插入该凹槽,且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卡合以固定该盖体与该显示模组。该支撑结构的第一端用以支撑于台面上,该支撑结构的第二端具有第四固定件,该第三固定件与该第四固定件结合以固定该支撑结构的第二端于该背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于该背板上,该第三固定件的第二端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与该第四固定件结合固定,其中该第三固定件的第一端与该第三固定件的第二端相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固定件的第一端通过压铆的方式结合于该背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固定部为螺孔,该第四固定件为固定孔,利用螺钉穿过该固定孔锁固于该螺孔;或者该固定部为卡钩,该第四固定件为卡槽;或者该固定部为卡槽,该第四固定件为卡钩。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固定件为卡槽,该第二固定件为卡钩;或者该第一固定件为卡钩,该第二固定件为卡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固定件设置于该框架的第三侧,该第二固定件设置于该盖体的第三侧,且该框架的第三侧与该盖体的第三侧位于该显示模组的同一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框架的第三侧位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侧;或者该框架的第三侧位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二侧,其中该显示模组的第一侧与该显示模组的第二侧相邻。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框架的第一侧以及该框架的第二侧均设置有该第一固定件,该盖体的第一侧以及该盖体的第二侧均设置有该第二固定件,该框架的第一侧的第一固定件与该盖体的第一侧的第二固定件结合,该框架的第二侧的第一固定件与该盖体的第二侧的第二固定件结合,其中该框架的第一侧与该框架的第二侧相对,该盖体的第一侧以及该盖体的第二侧相对,且该框架的第一侧、该框架的第二侧、该盖体的第一侧以及该盖体的第二侧均位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侧的相邻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显示模组还包括驱动电路板,该驱动电路板位于该显示模组的第一侧,且该驱动电路板插设于该盖体的凹槽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框架为胶框,该背板为金属背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利用显示模组的背板来取代后壳,亦显示装置不再设置后可,可达到减少零件的目标,且还可利用显示模组的背板直接当作显示装置的外观面,简洁时尚。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的显示装置组装后的侧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中的显示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的第三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5中的第一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4中的第二固定件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