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土壤中含砷有机物的多重联合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7341.6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何理;李小萌;卢宏玮;李晶;申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6;B09C1/08;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韩建功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土壤 中含砷 有机物 多重 联合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针对土壤中含砷有机物的多重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微波修复系统、化学氧化系统以及植物修复系统组成;
所述微波修复系统的组成为:微波发生器(2)悬挂设置在土壤污染带(10)上方,并在微波发生器(2)面向土壤的一侧连接若干个辐射器(4);在微波发生器(2)的上方设置微波加热装置(1),并设置集气棚(3)将微波加热装置(1)、微波发生器(2)及土壤污染带(10)笼罩在内,集气棚(3)通过管道与废气处理装置(12)连接;土壤污染带(10)内散布微波吸收材料(13),并设置若干个温度感应器(8);控制中心(15)分别与温度感应器(8)、微波发生器(2)连接;
所述化学氧化系统的组成为:在土壤污染带(10)的区域内挖设若干个氧化剂加药井(9),各个加药井(9)分别通过蠕动泵(5)和阀门(6)与氧化剂药箱(7)连接;PH调节器(16)与加药井(9)相连接;
所述植物修复系统为种植在土壤污染带(10)表面的具有富集五价砷功能的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土壤中含砷有机物的多重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修复系统采用的植物为蜈蚣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土壤中含砷有机物的多重联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系统中使用的氧化剂为芬顿试剂。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联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微波修复系统、化学氧化系统以及植物修复系统共同作用实现,具体步骤为:
步骤1):调查土壤污染带,确定位置及污染区域面积,检测土壤中含砷有机物含量及种类;获取土壤、及地下水地质条件,确定污染情况;
步骤2):在确定好的土壤污染带上方,建立微波修复系统,在土壤中铺设微波吸收材料(13),并埋设数个温度感应器(8);打开微波发生器(2),由微波加热装置(1)加热,由辐射器(4)传输照射在土壤表面,土壤中的微波吸收材料(13)吸收微波,在土壤中传递温度,使土壤迅速升温;由温度感应器(8)测量温度,在温度达到500℃时,控制中心(15)自动调节微波功率,使土壤的温度平衡,保持在500℃±5℃范围内;
步骤3):经过微波修复后,土壤中易挥发有机物生成气体从土壤中挥发出来,由废气吸收装置(12)吸收并做下一步处理,分解后的有机物降低了毒性,在土壤中由微生物降解;
步骤4):打开阀门(6),氧化剂由蠕动泵(5)从氧化剂药箱(7)经过管道输送到氧化剂加药井(9)中,通过PH调节器(16)调节PH至3,通过注射器注入加药井(9),使土壤中的含砷有机物在微波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将土壤中的三价砷氧化成五价砷,反应2小时后,通过PH调节器(16)将PH调制中性;
步骤5):关闭微波修复系统,在污染土壤区域表面种植超富集植物蜈蚣蕨,每年收割蜈蚣蕨3-4次,将蜈蚣蕨收割后做进一步处理;
步骤6):重复步骤2)至步骤5),轮流进行修复处理,直至修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3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车辆检测准确率的方法
- 下一篇:平板单偏振太赫兹波输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