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7069.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晓蕊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23/83;B01J23/78;C10L3/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脱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矿矿井数量也居世界首位,大量的煤矿低浓度瓦斯排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清洁能源资源,同时也加重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煤炭瓦斯排放的特点,从技术、经济角度选择适宜的低浓度瓦斯利用技术,加强我国煤矿抽放瓦斯的资源化利用。
当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达到5%~15%,氧气浓度超过12%,遇明火或高温热源,煤层气将发生爆炸事故。为了充分利用煤层气资源,更为了保证后续工艺的安全操作,必须首先脱除煤层气中的氧气,使其组分避开爆炸气体范围。脱氧过程可以按照如下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将氧气看作杂质而脱除;二是将氧气看作待制产品气,在获得富氧产品的同时,分离出甲烷等其他混合气体。后者因回收了富氧产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目前可采用的煤层气脱氧方法主要有催化脱氧法(ZL02113628.9)和焦炭脱氧法(ZL02113627.0、200610021720.1)等,此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的将煤层气中的氧含量降至0.5%以下,以保证后续工艺提浓过程的安全操作。
专利200610021720.1采用的煤层气焦炭脱氧法,属于燃烧法脱氧。该法脱氧温度600-1000℃,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甲烷裂解的情况下,使燃气氧的净值<0.5%。该法生产规模的运行难点在于控温。
中国专利ZL02113628.9“生产甲醇用煤矿瓦斯气的催化燃烧脱氧工艺方法”中说使用的催化剂为Pt或Pd等贵金属催化剂,此类催化剂的优点在于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温度较低,脱氧后气体中的氧可以基本除尽,工艺操作简单,设备简单,便于自动控制。不足之处是催化剂价格昂贵,同时煤层气中含有硫化物,而硫对贵金属有毒害作用从而造成催化剂失活,因此在脱氧前要先进行脱硫再进行脱氧反应,这样造成了脱氧成本增大,致使煤层气催化脱氧处理费用较高。
鉴于贵金属催化脱氧和焦炭脱氧各自的缺点,开发一种非贵金属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同时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用于脱除含氧煤层气中的氧。
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脱氧催化剂由活性组分、活性助剂和载体组成,所述活性组分为Ni的化合物,所述活性助剂为过渡金属(Zn、Cu、Fe)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载体包括氧化物(CeO2、ZrO2、TiO2、CaO、SiO2)、拟薄水铝石(Al2O3·nH2O)和氢氧化铝(Al(OH)3),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5%,活性助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5%,其余为载体。
2)所述活性组分为硝酸镍、氯化镍、硫酸镍的任意一种。
3)所述活性助剂为锌、铁、铜的氧化物或可溶性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4)所述活性助剂可选为锌、铁、铜的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性组分和活性助剂配成水溶液;
(2)将载体浸入步骤(1)配制的水溶液中,于常温下浸渍8~12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通过滚球成型或挤条成型,于120℃下干燥1~2小时,在400~500℃下焙烧4~6小时,即可值得本发明的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
本发明含氧煤层气催化剂也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活性助剂化合物与载体按比例混合均匀;
(2)将步骤(1)的混合物成型,制得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前体;
(3)将活性组分配成水溶液,用该溶液浸渍步骤(2)制得的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前体,于120℃下干燥1~2小时,400~500℃下焙烧4~6小时,制得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
本发明含氧煤层气还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将活性组分化合物与载体按比例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成型,制得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前体;
(3)将活性助剂配成水溶液,用该溶液浸渍步骤(2)的催化剂前体,于120℃下干燥1~2小时,400~500℃下焙烧4~6小时,制得含氧煤层气脱氧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晓蕊;,未经高晓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7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