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次鲜烟叶生产烟碱型叶面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6831.4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光;白崇禄;付亚丽;王耀进;刘琴;张唯成;周晓罡;姚春馨;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千州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3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次鲜 烟叶 生产 烟碱 叶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废次鲜烟叶生产烟碱型叶面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烟草行业“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的不断推进,优质原料保障上水平的任务愈发重要。原料保障上水平,关键在于增强原料的保障能力,控制规模、调整结构,防治低等级烟叶进入烟草公司收购渠道及后续的卷烟生产,提高卷烟的质量和水平。
我国是烟草生产大国,每年种植烟草面积达1.3×106hm2,年产烟叶240万吨左右。云南是我国的烟草种植大省,烤烟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的40%左右。目前,云南每年产生80多万吨的田间不适用废次鲜烟叶,如何有效的防止这些低等级烟叶散落田间,以提升优质原料的供给水平。现有技术处理低等次不适用卷烟生产的鲜烟叶,一般都是将烟叶不经无害化处理就直接抛洒在农田或者直接掩埋,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生产上针对田间废次鲜烟叶产业化消耗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废次鲜烟叶生产烟碱型叶面肥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次鲜烟叶粉碎后加入体积比1%的益生菌液进行堆捂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10~15天;
(2)将废次鲜烟叶粉碎后的发酵液采用100目滤网进行滤过大颗粒杂质,再进行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二分之一;
(3)在浓缩液中加入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进行脱色搅拌均匀后静置2天,然后用200目滤网重复过滤一次;
(4)脱色后的滤液中加入总体积5%的益生菌后充分搅拌静置2天,消除刺激性气味。
经过上述步骤后所述烟碱型叶面肥含有的有效成分烟碱浓度为1.0g/L,总养分(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达到40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废次鲜烟叶生产烟碱型叶面肥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废次鲜烟叶经粉碎处理后的发酵液通过生化处理使其不仅达到了叶面肥的肥效,而且同时还具有杀虫活性。因此该叶面肥是一种新型肥料,兼具肥效以及杀虫效果,对人畜和其它高等动物无害,无环境污染,通过实验发现该叶面肥能够显著提高蔬菜、花卉、水果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对小菜蛾、蚜虫杀虫效果较好,是一种环保型的多功能新型生物叶面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次鲜烟叶粉碎后加入体积比1%的益生菌液进行堆捂发酵处理,发酵时间为10~15天;
(2)将废次鲜烟叶粉碎后的发酵液采用100目滤网进行滤过大颗粒杂质,再进行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二分之一;
(3)在浓缩液中加入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进行脱色搅拌均匀后静置2天,然后用200目滤网重复过滤一次;
(4)脱色后的滤液中加入总体积5%的益生菌后充分搅拌静置2天,消除刺激性气味。
经过上述步骤后使所述烟碱型叶面肥含有的有效成分烟碱浓度为1.0g/L,总养分(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达到40g/L。
实施例:
将本发明烟碱型叶面肥分别按照100倍、300倍以及500倍浓度进行稀释处理,同时以中量元素(叶面肥)和藜芦碱做阳性对照,水为CK,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10天测量记录一次甘蓝株高、叶片个数、叶片厚度、长势情况等生物学指标,共记录4次,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了300倍该叶面肥的处理与对照CK差异显著,其余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千州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千州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