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越野游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6615.X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炯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炯骅 |
主分类号: | B63B3/00 | 分类号: | B63B3/00;B63B9/08;B63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野 游艇 | ||
技术领域:本是一款越野游艇,属造船工程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项越野游艇,船长:13.8m型宽3.76m吃水1.2m,航行速度以多节的航程而变化,高速航行可达58节,适用于长江和沿海水域的航行,船型的构造及配制按整体效果而设计,主要的技术特征;一.船体型线的势流形式.二.组合动力型机制运作的特点。
背景技术:沿海水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波及到广海的洋流或风浪和浅海的急流或浪潮,尤其对小型船艇的风浪适应能力极差,容易发生各种海难事故,自身很难控制而且常危险.由于水区域中的船与船之间或船与岸之间的交通活动频繁,更需要有可靠的小型船艇的支持,小型船艇的存在由它的经济价值,时间价值,使用价值的实际意义,为此要改变小型船艇的不适应风浪的能力。
发明内容:一种越野游艇以船体型线特点的船姿动态,表现在复杂的湍流中船艇以主流动力引起船体的独立线性轨迹并产生动态控制.完全靠水浮力支持的动力平衡机制的流量频变技术。
可以与规模相当船型作区别的比较:常态化的船型(1)后驱动推进,以后点带面;(2)动力点强度高又产生兴波作用;(3)高速中的急紧倒车激励反应;(4)控制船型动态靠舵鳍舭或射流方式。越野游艇的船型(1)船底平面V型点发力,以面带形;(2)动力低耗,能力高,改变兴波阻力;(3)高速航行中紧急刹车止前是静态反应;(4)控制船姿用流压反应方式。
附图说明:
图1.船体水线下造型。
图中:孤形滑面与导管件。
图2.船型体结构系的分解图。
图中:(1)平面的原动力机的位置;(2)侧面中原动力机及导管件<管型流水器>的位置;(3)正面的船艏形状;(4)艉部背面的形状;(5)船底部的导管件<管型流水器>的位置;(6)5组<分立式>的原动力机组;(7)切入水波层引流入口;(8)流量频变控制区;(9)喷压流的尾分离区;(10)船底平面V型点的集发动力位置;(11)主流线性产生独自的型线轨迹;(12)电子成套设备的安置区;(13)其他结构中的空间及驾座等;(14)导航通信天线雷达等;(15)发动机排气管中高位;(16)荡摇弹导系频变线;(17)设计水线长;(18)孤形滑面区。图3.船型的作用功能其解。
图中:(1)船体型线;(2)管型流水器;(3)校正方向偏转器;(4)集发推压装置;(5)原动力机组;(6)轨迹式的运动方式;(7)型吃水。
具体实施方式:
越野游艇以小型(图3)自控船姿的稳性,以平直行线性的势流航行(平是切入水波层中,高速中船体不漂浮提升,直是由动力快速传递的迹线)。改变小型快艇的轻盈,缺点不适应风浪航行易倾翻。越野游艇倾向于结构体切入水波层中引水顺流,虽然增加了摩擦面但改变了伴水流的形状阻力。由机制控制尾流分离的喷压技术,达到高速常态化的静化姿态。
背景技术中的参考文献:
斯蒂芬.哈钦森博士等/著江文胜王辉李旭奎/译<海洋>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海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炯骅,未经周炯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单轴承艉轴进艉轴管的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前置制动滑轮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