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闭式物流园区交通布局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6529.9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颜骅;孙峰;章卓;钟瑜;曹梦思;史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颜骅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闭式 物流园区 交通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物流园区总体设计中的布局,尤其适用于即需要确保交通流畅性,同时又节省交通用地的封闭式物流园区。一般,封闭式物流园区指园区地块与城市道路之间由围墙及卡口分隔的物流园区。
背景技术
现有物流园区的交通布局,主要以满足日常通行与装卸作业基本要求为主。一般未将长度不同的车辆之作业规律同园区布局、建筑布局的规律加以联系,园区内的交通布局大多是无组织、无系统管理的状态。因此一般均不对园区内的不同长度的车辆停放、装卸货进行有条理的分类分区管理,更做不到将这类管理与交通流线的方向进行有机结合。
当物流高峰时段园区呈饱和状态时,园区内出现乱停车、乱卸货、道路严重堵塞;园区外大量等待卸货的车辆溢出园区,从园区入口外开始,大量地在周边城市道路上排队或停车,严重影响城市交通。
也有的物流园区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简单地拉大建筑之间的间距,停车卸货位一律按大型车辆考虑,园区虽然不拥堵,但园区的停车卸货面积过分加大,大多数时间园区内空空荡荡,这种布局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是比较低下的。而我国率先建设以及即将进行开发建设的的一大批物流园区,绝大多数位于人口稠密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均土地资源通常都十分稀缺,因此这种布局从节地角度看也是不可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物流园区交通布局,其既能确保物流园区交通流畅、作业有序,又能保持高效的土地利用效率,让物流园区能做到“饱和而有序,流畅而高效”。
本发明的总体技术方案为:园区内物流建筑及其周围道路呈井格形布置,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大地块;在所述大地块外围设置顺时针方向通行的外环道路,所述外环道路为快速通道,纵横分割所述大地块内部,形成网格状的网格道路和网格地块,所述网格道路为双向通行,所述网格道路的端头与所述外环道路连通,所述网格通道为慢速通道,单个物流建筑布置所述网格地块中。
基于上述总体技术方案和物流生产作业的基本规律,单个建筑物的长边处设置建筑卸货平台,并在所述建筑卸货平台外设置大货车停车卸货带,在所述单个建筑物的短边处设置小货车停车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格道路的宽度为两侧停车卸货带中较大带宽的0.8至0.85倍。
本发明的设计理论依据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的原则,以这一法则进一步运用于园区内部道路交通有利于驾驶习惯与内部交通安全。依据之二是总结归纳出物流园区常见作业过程中几种车辆进出货的规律:
(1)不论是合流作业还是分流作业,园区总流量一般是平衡的(总进货量=总出货量+少量废弃物)。
(2)当进出货都是公路形式时,进货车与出货车的车型大小一般会存在1~2个级别的差异。
在上述依据的基础上,本布局在园区内设两种级别的道路。一种级别道路是在大地块外围设置的仅顺时针方向通行的外环道路。另一种级别是位于外环道路范围内,划分大地块内部,一般呈网格状的网格道路。
本发明中,外环道路不负担园区内车辆的停车、装卸货的直接联系,因此车辆在外环车道可以相对较快速度通行。网格道路实行双向通行,既负担内部纵向、横向的通行,又兼作货车装停车卸货带必要的前置空间,提供倒车、出车通道,因此网格道路为慢速通道。
本布局按物流园区普遍规律区分车辆长度,不同长度车辆设不同宽度停车带分区停放,装、卸货。具体布局如下:单个物流建筑物的长边处设置建筑装卸平台,在建筑装卸平台外侧设大货车停车卸货带。建筑物短边一般无卸货平台,可在建筑物短边侧设小货车停车带。
网格道路无论纵横方向,布局于两条停车带中间,同时可为两边的停车带提供倒车、出车通路。根据大量实验实测得出网格道路总宽=较宽一侧停车卸货带宽度×(0.8~0.85)。
本发明中物流建筑具体尺度、大货车停车卸货带的带宽和设置条数、小货车停车带的带宽和设置条数,均由具体工程依据地块条件、物流工艺需要来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流畅与安全性:本发明的布局可带来规则的建筑模数和道路网格,为内部交通的流畅性奠定基础。网格道路和外环道路的结合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规则的深度利用。无论是由外环道路转入网格道路还是由网格道路转入外环道路,经由本发明处理的结合点都避免了行车路线的交叉,省去了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从道路硬件的角度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颜骅,未经上海现代华盖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颜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5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