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显示器设计中的翼状窄边框布线的拐弯连接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6077.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丁斌;杨祖声;张晋民;粟林;李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显示器 设计 中的 翼状窄 边框 布线 拐弯 连接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翼状布线(Wing布线)是FPD(平板显示器设计)领域中实现窄边框需求的布线实现方法。本发明属于FPD工具中自动布线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FPD)已经成为未来电视的主流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在国际上尚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这种显示屏厚度较薄,看上去就像一款平板,平板显示的种类很多,按显示媒质和工作原理分,有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电致发光显示(EL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场发射显示(FED)、投影显示等。
自动布线在平板设计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而应不同的需求,实际中又有许多种不同的布线方法,比如等电阻布线,定值电阻布线,基于像素阵列上的侧面布线,等等。其中有一种重要的需求就是针对窄边框的布线。窄边框是通过缩小屏幕的边框从而使屏幕达到最大化,同时整个面板的体积也得到控制,让你在同样面积的面板可以体验到更大的屏幕。窄边框手机的日益发展就是一个例子。
根据窄边框的设计需求,使布线更加紧凑成为顺理成章的布线准则。为此,可以采用最小空间布线策略、减小走线的宽度等等的方法。针对减小走线宽度的方法,宽度太小在曝光生产中会造成断路,而间距太窄在曝光生产中会造成短路。所以,不能为了窄边框而无限减小走线的宽度。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达到减小走线宽度的效果而又不能让走线宽度无限减小造成电路短路的危险。
另一方面,衍射(Diffraction)又称为绕射,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衍射现象是波的特有现象,一切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如果让平板走线具有类似锯齿形的翅膀形状轮廓,通过光刻衍射的作用,就会产生一个相当于在锯齿形状波峰和谷底之间位置的等价走线宽度,从而既达到了窄边框的需求,又不发生短路。翼状布线方法就是基于此原理。于是,翼状布线应运而生。
在一般的FPD设计过程中为适应窄边框需求而采用的布线方案是由人工手动方式绘制具有窄边框轮廓的走线。效率低下,过程繁琐。更糟糕的是对于走线拐角过渡的处理上,手动绘制的方式几乎进行不下去,除了无法做到拐角的平滑过渡之外,拐角过渡的形状也无法适应后续环节的衍射曝光处理。
之前本人已申请过一篇题名为“一种平板显示器设计中的窄边框布线实现方法-翼状布线”的专利。本发明在其基础上继续公开一种翼状窄边框布线的拐弯连接实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之前本人已经提交申请的题名为“一种平板显示器设计中的窄边框布线实现方法-翼状布线”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一种翼状窄边框布线的拐弯连接实现方法,其布线效果见附图1。
之前的窄边框布线方法对连线过渡处采取折线连接的方式,见附图2。这种方式具有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容易在轮廓过渡处产生交叉等错误,见附图3。这种带有微小轮廓交叉错误的翼状布线虽然比原始的手动绘图方式有巨大进步,但对要求非常高的平板显示器自动布线设计过程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为消除轮廓自交叉错误,本专利进一步公开一种在连线过渡处利用圆弧或近似圆弧连接的方式,见附图4。以此过渡连接方式为基础实现的翼状布线避免了轮廓交叉,见附图1。本发明共计公开多种连线过渡方式:折线过渡;缓变的圆弧或近似圆弧过渡;圆滑的多边形过渡;以上几种过渡方式的组合方式。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窄边框布线轮廓上翼状基本单元体分布的方式:对于连线的非过渡的直线段相邻两连线相近一侧轮廓处翼状锯齿形轮廓是一一对应:一根连线的锯齿齿峰的出现一定伴随其相邻连线的相邻位置的另一个锯齿齿峰与之相对或近似相对,一根连线的锯齿齿谷的出现一定伴随其相邻连线的相邻位置的另一个锯齿齿谷与之相对或近似相对,此两对齿峰、齿谷包围形成较规则的一个菱形或类似菱形的曝光空隙。此空隙有效地保证了面板加工过程中以光波衍射透过的效果均衡性。见附图6。
对于连线的过渡处相邻两连线相近一侧轮廓处翼状锯齿形轮廓是一一对应:一根连线的锯齿齿峰的出现一定伴随其相邻连线的相邻位置的另一个锯齿齿峰与之相对或近似相对,一根连线的锯齿齿谷的出现一定伴随其相邻连线的相邻位置的另一个锯齿齿谷与之相对或近似相对,此两对齿峰、齿谷包围形成较规则的一个菱形或类似菱形的曝光空隙。此空隙有效地保证了面板加工过程中以光波衍射透过的效果均衡性。见附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6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板显示器设计中的定阻值布线实现方法
- 下一篇:数据采集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