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5639.3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强;赵千里;杨军;高创州;白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区 竖井 井筒 防寒 保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特大型机械化坑采矿山中,通常设置主井、副井、通风井、材料井、措施井等竖井多条,多数为进风井,冬季井筒保温采用传统的暖气排管加热的方式,冬季极度寒冷天气,如果出现供热压力不足,井筒便大量结冰,造成提升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为了实现连续生产,矿山单位采取措施,一是采区明火加温措施,在竖井井口架设多个煤炉子,影响了进入矿井的空气质量,不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二是在井筒结冰后,组织人员检撬清理,但由于检撬人员站在罐笼内作业极不安全,同时井筒内的冰块由于罐笼的局限性不能全部检撬,还会留下一些死角,一旦温度升高时,这些冰块掉落对井下推车人员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发生井筒掉落冰块砸伤作业人员的事故。
尤其对于早期建设的36行措施井,保温走廊为砖木结构,冬季采用暖气供热,暖气管道设在走廊两侧,由于设计原因走廊较短,寒风进入走廊后,由于加热量不够,气温已在0℃以下,使井筒很快结冰,冰层厚度厚, 冬季有30天时间无法正常生产;46行副井是主要进风井,由于设计上的原因(46行副井在设计时,考虑冬季采暖室外温度为-15℃),不能满足井塔进风加热、保暖的实际需要,直接造成井筒结冰,整个冬季无法正常组织生产(经测定井筒温度最低为-5℃)。无法满足《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中的6.4.1.7条款 “进风井巷冬季的空气应高于2℃;低于2℃时,应有暖风设施的要求。又不能违反采用明火直接加热进入矿井的空气” 的规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供热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冬季井筒结冰难题的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保温方法是保温走廊中加装组合式空调机、热空气幕进行保温。
本发明的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保温走廊的长度为66.15米-80.15米。
本发明的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其保温走廊的端头加装一台组合式空调机,型号为zk-60型,参数是:进风量60000 m3/h、热量460×2千瓦;分别在两端的出入口处各加装一台热空气幕,为YRMQ-L/W-18型,参数是:进风量8000 m3/h、散热量852481Kg/m3。
采用本发明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在冬季室外温度-20℃时井塔室内温度可达到5℃以上,保证进风巷温度高于2℃达到的性能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采矿区竖井井筒防寒保温方法,其保温方法是保温走廊中加装组合式空调机、热空气幕进行保温;其保温走廊的长度为66.15米-80.15米;在保温走廊的端头加装一台组合式空调机,型号zk-60型,参数是:进风量60000 m3/h、热量460×2千瓦;分别在两端的出入口处各加装一台热空气幕,为YRMQ-L/W-18型,参数是:进风量8000 m3/h、散热量852481Kg/m3。
实施例1
36行措施井的保温走廊,其东端为卸矿场,目前从走廊东门至卸矿场的距离不足14m,限于场地影响,拟向东北延长13m;走廊西南部为新改造的环形车道,有较大空间,可延长40m。走廊延长后,要配套增加暖气排管,在东北端加装一台组合式空调机(zk-60型参数是:进风量60000 m3/h、热量460×2千瓦),并分别在两端的出入口处各加装一台热空气幕(YRMQ-L/W-18型参数是:进风量8000 m3/h、散热量852481Kg/m3);46行井塔保温走廊因受地域限制拟向东北延长25m、向西南延长10m,并配套增加暖气排管,在东北端加装一台组合空调机(zk-60型),并分别在两端的出入口处各加装一台YRMQ-L/W-18型热空气幕。
在冬季室外温度-20℃时井塔室内温度可达到5℃以上,保证进风巷温度高于2℃达到的性能指标。
实施例2
三矿区46行副井保温走廊的方案设计
1、井口空气加热方式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5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流式喷管型流入控制装置
- 下一篇:耐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