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5366.2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峰;徐洋洋;李溱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4 | 分类号: | F16D41/06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单向 离合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承受径向、轴向联合载荷及高速工况的单向离合器轴承。
【背景技术】
公知的,单向离合器轴承一般以球轴承和楔块式单向离合器组成,由球轴承承受径向力,楔块承受扭矩,组合起来实现单向旋转、摆动分度及正逆和超越的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单向离合器轴承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电器领域,传统的单向离合器轴承已经不能满足工况条件的需要,需要提供更高转速、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的单向离合器轴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通过将滚子2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楔形滚道7内,将滚动体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球滚道内,所述外圈1内表面的楔形滚道7与楔形保持架3保证了轴承的单向旋转;本发明适应高速、且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的工况条件,在轴承转动时滚子始终受弹簧力的作用,使轴承转动平稳,有效提高了家用电器的高速性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子、滚动体、楔形保持架和保持架,在内圈的外部设置有外圈,所述的滚子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楔形滚道内,所述的滚动体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球滚道内,所述的楔形保持架将滚子均匀分隔开,所述的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分隔开。
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在内圈的外表面依次设有球滚道和楔形滚道,在外圈的内表面依次设有球滚道和楔形滚道。
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所述的楔形保持架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所述楔形保持架的兜孔带有弹簧片。
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所述滚动体的材质为陶瓷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本发明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通过将滚子2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楔形滚道7内,将滚动体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球滚道内,所述外圈1内表面的楔形滚道7与楔形保持架3保证了轴承的单向旋转;本发明适应高速、且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的工况条件,在轴承转动时滚子始终受弹簧力的作用,使轴承转动平稳,有效提高了家用电器的高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圈1楔形滚道7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外圈;2、滚子;3、楔形保持架;4、滚动体;5、保持架;6、内圈;7、楔形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6、滚子2、滚动体4、楔形保持架3和保持架5,在内圈6的外部设置有外圈1,在内圈6的外表面依次设有球滚道和楔形滚道7,在外圈1的内表面依次设有球滚道和楔形滚道7;所述的滚子2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楔形滚道7内,所述的滚动体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球滚道内,所述的楔形保持架3将滚子2均匀分隔开,所述的楔形保持架3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楔形保持架3的兜孔带有弹簧片;所述的保持架5将滚动体4均匀分隔开;所述滚动体4的材质为陶瓷球。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高速单向离合器轴承,在安装时将滚子2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楔形滚道7内,将所述的滚动体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6之间的球滚道内,由楔形保持架3和保持架5分别将滚子2和滚动体4均匀分隔开,所述的楔形保持架3的兜孔带有弹簧片,在轴承运转时滚子2承受弹簧力作用,始终与内圈6和外圈1紧密接触,主要通过内圈6和外圈1之间的楔形空间以及塑料的楔形保持架3来控制轴承单向旋转,使轴承转动平稳;本发明适应高速、且能够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载荷的工况条件,在轴承转动时滚子始终受弹簧力的作用,使轴承转动平稳,有效提高了家用电器的高速性能。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5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足双手臂仿生机器人
- 下一篇:液压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