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5330.4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贺鹏博;李强;戴中颖;刘新国;申国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A61B6/03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 治疗 动态 肿瘤 定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治疗中的装置,尤其涉及胸腹部随患者呼吸而运动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消除或减少呼吸运动伪影对胸腹部脏器CT扫描的影响并反映胸腹部脏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就需要把时间因素纳入CT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中,形成动态的四维CT图像。四维CT按呼吸相位分别对所有CT图像进行分组和三维重建,各相位的三维图像构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图像序列。四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随时间变化的三维CT图像序列提供的信息进行四维靶区勾画,调整照射野设置并实施四维剂量优化和剂量计算,从而设计出优化的治疗计划并生成实施放射治疗的有关参数,包括靶区中心的空间坐标、射野的入射角度、形状和大小等。将该治疗计划准确实施的关键是能够将靶区中心准确定位于治疗机的等中心上。由于CT图像与患者体表之间缺乏直接的对应关系,靶区中心位置往往不能直接获得,因而患者定位过程包含了很多经验和猜测的成分,事实上在实施当中无法达到四维TPS所要求的精确定位和治疗。因而四维CT各序列中靶区位置相对关系的测量是四维放射治疗中的关键一环,如何精确确定不同呼吸相位下靶区的位置成为问题的关键。
CT模拟定位的基本要求与二维X光模拟一样,首先将患者按放射治疗时要求的体位进行摆位和体位固定,通过CT模拟定位机两侧的激光灯十字线和CT模拟定位机上方的激光灯十字线在患者体表设置在CT图像上易于识别的参考固定标记点(通常为铅点),按照治疗计划的要求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扫描,然后逐CT断层图像勾画靶区轮廓及靶区周围器官的轮廓。对于胸腹部随患者呼吸运动的肿瘤靶区,一般采用射野外放的方式,确保肿瘤靶区包含在射野内。利用CT模拟定位机软件计算靶区中心位置和患者体表三个标记点确定的位置之间的偏移量(Δx,Δy,Δz),将患者按原体位复位到CT床上,按照该偏移量(Δx,Δy,Δz)参数要求移动激光灯,然后患者体表左右及上方重新做三个标记,水平标记点连线与体表上方标记点垂线的交点就是确定的靶区中心点。可以看出在实施精确的四维放射治疗的时候,由于靶区处于运动状态,且体表运动和体内靶区运动不同步,因此无法通过偏移量(Δx,Δy,Δz)准确找到靶区的中心位置。所以,传统的CT模拟定位方法当应用于运动肿瘤靶区定位时存在严重的偏差,降低了治疗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
以解决传统的CT模拟定位方法在确定运动肿瘤靶区位置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系统误差。该装置在患者体外附加一套三维坐标系,使CT模拟定位扫描、治疗计划设计和治疗摆位均在同一坐标系内进行,故能确保精确定位和精确放射治疗的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底板上设有互相平行的两侧板,在左、右侧板上分别设有一个边与底板平行,另一个边与底板呈45度角度的凹槽,在左侧板凹槽内镶嵌有左侧板铜丝,在右侧板凹槽内镶嵌有右侧板铜丝。
所述的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所述的铜丝直径为0.2~0.5mm。
所述的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在底板及两侧板上分别设有相同刻度的标尺。
所述的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在底板上设有螺杆,两侧板与螺母固连,螺杆与螺母配合,在螺杆的一端设有螺杆转动手柄。
所述的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底板、两侧板、螺母及螺杆的材料为有机玻璃
所述的放射治疗中动态肿瘤靶区的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步骤为:
(1)将定位装置设于CT扫描床,调整定位装置于水平位,其纵轴与CT扫描断层垂直,患者仰卧或俯卧,双手向上交叉,躺或卧于立体定位底板上;
(2)CT扫描:患者躺(或卧)于立体定位底板上,并用体模固定,调节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固定于患者腹部,在图像采集时利用一个压力传感器探测患者的呼吸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后传给CT模拟定位机,同步采集CT图像与呼吸信号,让采集到的每层CT图像都“烙上”在呼吸周期中所处的时间信息(即相位),然后按相位分别对所有CT图像重新进行分组和三维重建,各相位的三维图像构成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图像序列,将该图像序列输入到TPS工作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5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