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84926.2 | 申请日: | 2013-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丽;吴帅;潘浩波;高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18;A61L15/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复合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组织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敷料(纱布)仅起单纯覆盖创面的作用,并且存在抗菌阻菌性能差、透气透水吸脓等综合性能一般、皮肤的亲和性不够好、无药物缓控释作用及愈合时间长且难以抑制瘢痕形成等缺点。随着现代医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型创伤敷料不断涌现,这些敷料不仅能覆盖创面,而且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为新生组织提供生长环境,加速了创口愈合、减少了疤痕、防止了细菌污染,而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减少了换药的次数,方便患者使用。
在现有的各种上述新型创伤敷料的生物材料中,常见的有聚乙烯醇、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其中已有不少材料制成产品上市。在众多可供选择的材料中,由于壳聚糖的分子链所带的正电荷可以使红细胞聚集,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而且该正电荷还能与细菌表面带负电荷的细胞壁相吸引,对细菌形成束缚和包裹,从而阻断细菌的新陈代谢使其死亡,能够起到抗菌作用,因此,壳聚糖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皮肤亲和性、良好的成膜、透气、吸水、保湿性,可止血、促进伤口愈合预防瘢痕形成等优点,成为敷料的良好选择。再者,医学研究发现,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比例不平衡,其高达22:1,而正常皮肤仅为6:1,对此,使用壳聚糖可以抑制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和加速Ⅲ型胶原蛋白的分泌从而使之趋向于正常皮肤中Ⅰ/Ⅲ的比值,而且能够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的形成,起到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瘢痕的作用,因此,现有的敷料普遍都是壳聚糖敷料,其由单一组分“壳聚糖”制得,在抗菌和止血方面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其在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方面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尤其是慢性伤口愈合,且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良好的医用复合敷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组分敷料不能有效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条件易控的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复合敷料,包括生物活性玻璃、甘油和壳聚糖,其中,所述壳聚糖与所述生物活性玻璃的质量比为4:1~8:1,所述壳聚糖与所述甘油的质量比为8:1~10:3。
以及,相应地,一种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按照上述甘油、生物活性玻璃、壳聚糖的质量比分别称取甘油、生物活性玻璃和壳聚糖;
将称取的所述壳聚糖、甘油和生物活性玻璃于溶剂中进行混合处理,形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静置脱泡后冷冻成型,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医用复合敷料;
将所述医用复合敷料进行灭菌处理,封装。
上述医用复合敷料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是现有的一种常用于骨修复和骨再生的多相复合材料。但是本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生物活性玻璃在软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也有促进作用,当按照上述质量比将甘油、生物活性玻璃与壳聚糖结合后,可以制得具有良好皮肤伤口愈合效果的敷料,尤其针对现有的皮肤慢性伤口愈合的难题而言,具有显著的治愈效果。具体而言,通过本发明配方制得的医用复合敷料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一、在壳聚糖敷料的基础上加入可以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增强了医用敷料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二、生物相容性好,对各种创伤的皮肤都适合;
三、抗菌消炎止血效果好,吸水率高、扯断和撕裂强度好,能够阻止渗液溢出,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的形成,使得皮肤组织愈合和修复速度快;
四、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膨胀性、透气性、和生物安全性;
五、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良好,可替换现有的敷料。
上述医用复合敷料的制备方法只需按配方将各组分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成型、干燥和灭菌等后处理即可得到产品,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成本低廉,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对比例1的敷料的整体形貌图;
图2为对比例1的敷料的微观形貌图;
图3为对比例2的敷料的整体形貌图;
图4为对比例2的敷料的微观形貌图;
图5为对比例3的敷料的整体形貌图;
图6为对比例3的敷料的微观形貌图;
图7为对比例4的敷料的整体形貌图;
图8为对比例4的敷料的微观形貌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