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深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84756.8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强;李树新;曹伟;曲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22/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深模具。
背景技术
拉深模具(拉延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凹模、压边圈和压力机等部件,其可以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的相对运动带动凸模和凹模冲压配合,将平板坯料拉深成开口空心零件,如筒形、阶梯形、半球形或其他复杂形状的薄壁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仪表、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
现有技术的拉深模具在对坯料进行拉深时,由于坯料所受压力过大、应力太集中以及模具圆角半径过小等问题,坯料缺料现象严重,极易造成坯料的开裂,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浪费。
目前,还可以采用增大模具圆角,降低拉深筋高度,通过调节顶杆力来改变压边力等办法来解决坯料的开裂问题,但是,这种使拉深模具无法将坯料拉深成一些特定规格和尺寸的产品,拉深模具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深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坯料所受压力过大、应力太集中以及模具圆角半径过小,所造成的坯料开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深模具,包括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的凸起端设有刺破刀,所述刺破刀能够在坯料被所述凸模和凹模拉深时刺破坯料。
优选地,所述凹模设有与所述刺破刀位置相对应凹槽。
优选地,所述刺破刀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刺破刀与凸模的凸起端之间设有垫板。
优选地,所述刺破刀分为边刺破刀和中间刺破刀,所述边刺破刀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凸模凸起端的边刀座和连接在所述边刀座一端的边刀刃,所述中间刺破刀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凸模凸起端的中间刀座和连接在所述中间刀座上的中间刀刃。
优选地,所述凸模的凸起端局部向内凹陷,所述刺破刀设在所述凸模凸起端的凹陷处。
优选地,所述拉深模具为单动拉深模具,所述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压边圈和下模座,所述凸模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部,所述凹模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部,所述压边圈设在所述下模座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凹模设有切角刀,所述切角刀能够在坯料被所述凹模和压边圈压边时与所述压边圈配合切下坯料的角部。
或者,所述拉深模具为双动拉深模具,所述拉深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外滑块、上模内滑块、压边圈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外滑块和上模内滑块设在所述上模座的下部,所述上模外滑块套在所述上模内滑块的外部且所述上模外滑块能够与所述上模内滑块相对滑动,所述凸模设在所述上模内滑块的下部,所述压边圈设在上模外滑块的下部,所述凹模设在下模座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压边圈设有切角刀,所述切角刀能够在坯料被所述压边圈和凹模压边时与所述凹模配合切下坯料的角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拉深模具在凸模的凸起端设置刺破刀,所述刺破刀可以在坯料被凸模和凹模拉深时刺破坯料,使坯料中更多的材料流入到坯料有开裂趋势的区域,实现对坯料局部缺料的区域进行布料,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坯料的开裂,同时,采用切角刀在坯料被压边时切下坯料的角部,使拉深筋外的坯料的增厚趋势减小,从而减小了局部进料阻力,进一步阻止了坯料的开裂,这种拉深模具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防止了生产成本的浪费,而且,结构简单合理,制造及装配方便,易于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凹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压边圈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凸模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边刺破刀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中间刺破刀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拉深模具的切角刀的结构图。
图中,100:凹模;101:切角刀;102:凹槽;200:压边圈;201:切角部分;300:凸模;301:刺破刀;302:边刀座;303:边刀刃;304:中间刀座;305:中间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保封锁芯自动铆接检测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毛刺孔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