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84727.1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兆年;杨光;代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永通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安全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作用,对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便利性是飞机、轮船和火车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国,目前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亿辆。车多了,路堵了,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司机视线受阻或者经验不足造成,完全可以避免。
而现有的机动车主要靠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位置,但是通过后视镜无法全面掌握车辆周围的情况,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存在检测盲区,驾驶员会由于误判断而导致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据报道,我国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交通事故约占30%。
如何减小甚至消除后视镜的视觉盲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解决了机动车后视镜存在检测盲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设置传感器,检测本车与左右两侧车辆的车距;
在后保险杠上设置传感器,检测本车与后侧车辆的车距;
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设置摄像机,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后方来车时,启动摄像机;
通过运算放大器对所述车门后视镜传感器和后保险杠传感器输出的感应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通过D/A转换器将所述感应信号由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
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将车门后视镜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控制器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和图像信号,输出提示信号到显示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后方来车时在显示器输出拍摄图像。
可选地,通过DSP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的传感器和摄像机检测后方来车,在到达预警距离的时候,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摄像机启动,在显示器上显示警示信号和摄像机拍摄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机动车主要靠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位置,但是通过后视镜无法全面掌握车辆周围的情况,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存在检测盲区,驾驶员会由于误判断而导致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通过设置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的传感器和摄像机检测后方来车,在到达预警距离的时候,传感器输出感应信号,摄像机启动,在显示器上显示警示信号和摄像机拍摄图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行车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设置传感器,检测本车与左右两侧车辆的车距;在后保险杠上设置传感器,检测本车与后侧车辆的车距;在左右车门后视镜上设置摄像机,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后方来车时,启动摄像机;通过运算放大器对所述车门后视镜传感器和后保险杠传感器输出的感应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通过D/A转换器将所述感应信号由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将车门后视镜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通过控制器接收所述感应信号和图像信号,输出提示信号到显示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后方来车时在显示器输出拍摄图像。
优选地,通过DSP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上述传感器可以是压电式超声波发生器,它有两个电晶片和一个共振板,当两极外加脉冲信号,它的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震荡频率时,压力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将机械的能转为电信号的这一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永通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永通电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车防追尾撞击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