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4039.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98;C10L1/18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汝瑜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焦炉 制备 汽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产率和组成因炼焦用煤质量和焦化过程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焦炭生产国,总生产能力超过4亿吨。每年生产一吨焦炭,产生富余焦炉气约776亿Nm3,除部分用于发电、化工生产外。大部分焦炉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直接排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醚基汽油是以二甲醚为起始原料,经与低碳混合醇等多种化工原料合成的新型车用、工业及民用替代化石能源,二甲醚的批量转换与大量使用成为现实,解决了乙醇汽油动力不足,汽油污染环境等弊端。因此,我们开始关注利用焦炉气生产醚基汽油,从而即解决了焦炉气浪费的问题。发展醚基汽油汽车复合国家产业政策,是节能环保,节能减排的好产品,其主要特点有:
1.辛烷值高。醚基汽油辛烷值比同牌号国标无铅汽油的辛烷值高3-5个单位,适用于高压缩比发动机。
2.动力性强。醚基汽油在配制过程中,复配多种添加剂,增加了醚基汽油的均匀性和燃烧的稳定性,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增强。
3.能耗率低。醚基汽油由于辛烷值高并在配制过程中加入提高热值的组份,能耗与汽油相当,与汽油混溶掺烧,能耗降低8%以上。
4.高清洁性。醚基汽油为高含氧燃料,由于燃烧完全,可使汽车污染排放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物降低50-80%。
5.成本较低,醚基汽油所用原料二甲醚、甲醇,全部来自煤基企业即化肥厂、炼钢厂等企业循环利用所产生之原料。其成本是合成汽油的60%。
基于醚基汽油的以上优点,我们提供了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该方法目前国内尚未报到。这不仅解决了石油供应紧张,油价攀升及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而且价格低廉,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开发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所述醚基汽油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焦炉气20-40份、二甲醚20-40份、乙醇10-20份、蒸馏水1-5份、醚基汽油添加剂4-8份。
上述的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中,所述醚基汽油添加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4份、2,6-二叔丁基对甲酚2-4份。
上述的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焦炉气经过预处理除去氨,苯,萘,焦油以及脱硫,具体操作为将焦炉气经自循环水池、脱硫塔、脱苯塔除去焦炉气中的灰尘、硫化物、苯系物质;
(b)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焦炉气转移至反应釜中,加入铂催化剂,常温常压下反应2-4小时进行脱氢处理,然后将二甲醚、乙醇,蒸馏水、反应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反应2-4小时,控制反应温度为50-70℃,搅拌速度300rpm;然后加入醚基汽油添加剂,保持上述反应温度及搅拌速度继续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醚基汽油。
上述的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铂催化剂的用量为焦炉气用量的2-5%。
上述的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反应催化剂为RAG-1、RAG-6或RAG-7A中的一种。
上述的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的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反应催化剂的添加重量份为1-3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通过利用焦炉气制备醚基汽油,原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开发生产。此外,该方法制备的醚基汽油烯烃含量低,而且具有较高的辛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a)20重量份份焦炉气经过预处理除去氨,苯,萘,焦油以及脱硫,具体操作为将焦炉气经自循环水池、脱硫塔、脱苯塔除去焦炉气中的灰尘、硫化物、苯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持集群飞行的基础模块航天器
- 下一篇:基于施工宽容性的聚氨酯亮光白面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