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提油后藻渣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83878.5 | 申请日: | 2013-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立;阮榕生;刘玉环;高振;彭红;黄和;刘君英;张锦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提油后藻渣 生产 油脂 方法 | ||
1.一种利用提油后藻渣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1)将藻渣与质量分数为0.1~5%的稀硫酸以1:1~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置于反应釜中,反应温度80~200℃,时间2~10min,然后再加入浓盐酸进一步水解,水解条件:6mol/L盐酸,110℃,水解24h,反应结束后得到藻渣水解液;
(2)将藻渣水解液配成微藻生长的培养液:水与藻渣水解液之比为9~4:1,并加入100~800mg/L的硝酸钠或氯化铵、10~35000mg/L的氯化钠和10~150mg/L的磷酸二氢钠;
(3)将微藻藻种接种于步骤(2)的培养液中,置于敞开式或密闭式反应器生长,培养过程中温度25~30℃、pH 6.0~9.0、通气量0.1~1.0vvm、自然光或人工光光照强度500~5000 lx,光暗周期12/12,采用基于CO2浓度的两步法培养:培养前期5~7天,CO2浓度为1~3%;培养后期5~8天,CO2浓度调至10%~40%;
(4)收集步骤(3)中的微藻,用水冲洗,经80~150℃、1500~3000MHz、3~15分钟微波炉预处理后,用正己烷和乙醇提取油脂,正己烷、乙醇和预处理后的藻浆体积比为1:1:1~3,其中有机相温度30~50℃、转速20~80转/分钟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后,去杂,干燥,得到油脂。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的微波炉预处理条件为:120℃、2500MHz、1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8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管材
- 下一篇:超声波驱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