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3778.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闫重强;钱宏亮;王艳斌;郭振东;段凯;李涛;郭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4 | 分类号: | G01N29/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5005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超声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
背景技术
在无损检测领域,对导磁导电材料的检测,传统压电超声波探伤时,存在着不耐高温、必需有耦合剂检测和对被检物表面要求严格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电磁超声检测技术的耐高温、无需耦合剂、对被检物表面要求不高以及能激发多种形式的超声波等多种独特优势,使电磁超声检测设备的发展具备很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国内的电磁超声行业发展缓慢,在探头和弱信号处理方面的设计经验不足,严重制约了电磁超声行业的发展。
申请号为200910073199.X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可降低磁铁回波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公开了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永磁体粘贴在屏蔽层上,屏蔽层粘贴在线圈上,线圈放置在导体试件上。上述方案的换能器本身转换效率低,导致回波检测信号微弱、信噪比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回波检测信号微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
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包括依次固定设置的永磁体(1)、屏蔽层(2)和线圈(3),所述屏蔽层(2)与线圈(4)之间还设有导磁层(3)。
所述电磁超声换能器还设有耐磨层(5),所述耐磨层(5)固定设置于所述线圈(4)上使线圈(4)处于耐磨层(5)与导磁层(3)之间。
通过浇注使所述耐磨层(5)、线圈(4)、导磁层(3)、屏蔽层(2)和永磁体(1)形成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在屏蔽层与线圈之间增加了导磁层,该导磁层由导磁材料构成,导磁层不仅可使磁场变得均匀,还可以将发散的磁力线“牵引”回来,让磁场更加集中,从而使尽可能强的磁场作用于线圈,有效增强了回波检测信号,增大了提离距离。回波试验效果如图2-1(不加导磁层,波幅22%)、2-2(加导磁层,波幅58%)的对比图,在75dB衰减值条件下,图2-2增加了8dB。
由于增加了耐磨层,在增加探头使用寿命上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磁超声换能器结构图;
图2-1是不加导磁层的效果图;
图2-2是增加导磁层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磁超声换能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画出),壳体内部从底端到顶端依次固定设置有线圈4、导磁层3、屏蔽层2和永磁体1,最下层为被测物体6。导磁层由导磁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线圈、导磁层、屏蔽层和永磁体粘贴在一起;作为其它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在壳体中浇注胶体使线圈、导磁层、屏蔽层和永磁体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壳体前端开口处有耐磨层5,耐磨层与壳体的开口相匹配,起到密封以及与待测器件接触耐磨、保护线圈的作用。
以上给出一种具体的方法,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在于上述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设计出各种变形的型号、结构、参数并不需要花费创造性劳动。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