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82847.8 | 申请日: | 2013-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克强;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克强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生态 动力 无曝气 生物膜 法滴滤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日益增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现有传统城镇乡村污水处理,大部分处理生活污水和生化的污水都是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COD、BOD5和脱氨氮等污染物。但采用这种处理工艺不仅造价高,运行能耗大,而且二次污染也比较严重,自动化控制成本高,人为操作繁琐,同时处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以达到造价低廉、运行能耗低、没有二次污染、操作简单,且处理效果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包括塔体、旋转式滴水系统和进水管;所述塔体中部设有生物载体层,其下部侧壁上开有进风口,所述旋转式滴水系统包括滴滤管和至少两个滴滤头,所述滴滤管水平设于所述塔体内腔上部,所述滴滤头均布于所述滴滤管上,且其喷射方向朝向所述生物载体层;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塔体底部和生物载体层,并在其端部与所述滴滤管中间处活动连通,且所述滴滤管和所述滴滤头能够围绕所述滴滤管与所述进水管的连接处360°旋转;所述生物载体层包括均为pp塑料材质的上网格板、下网格板和多个瓦楞板;所述上网格板和所述下网格板水平设置,且所述上网格板下表面和所述下网格板上表面分别与所述瓦楞板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并在相邻的两个瓦楞板之间形成有廊道。
优选的,所述塔体高度为至少5米,以形成一风洞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下部侧壁上开有进风口处设有百叶窗。
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塔体支架,所述塔体设于所述塔体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塔体下部还设有集水盘。
优选的,所述滴滤头为8个,且沿所述滴滤管两端向中间均匀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利用自然力学和自然风洞原理而设计的,即污水自上而下,均匀布水滴下,空气在该设备底部360度进入,由5米高风洞而形成自然进气,在塔内布满有规则的生物模块进行络合交换,同时厌氧菌和好氧菌相互循环、衍生来降解污水中的COD、BOD5和氨氮等污染物,同时具有除臭功能。本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系统高能耗的缺点,即传统工艺都是水包围气,此工艺是气包围水,无动力、无曝气无需耗能,生化停留时间短,无污泥膨胀,同时能除臭,降解COD、BOD5和氨氮稳定,无需人为日常操作,厌氧好氧时间短,约十分钟左右,即可处理,传统工艺都需要几小时以上,能耗低效率高,量体裁衣,因地制宜,需要投资的设备规模少,具有管理方便,运行及维修保养费用少,可靠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塔体 21.滴滤管 22.滴滤头 3.进水管 41.上网格板
42.下网格板 43.瓦楞板 5.百叶窗 6.廊道 7.塔体支架
8.集水盘 9.生物载体 10.好氧菌团 11.厌氧菌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然生态无动力无曝气生物膜法滴滤塔,以达到造价低廉、运行能耗低、没有二次污染、操作简单,且处理效果好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克强;,未经宋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2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工业管道电磁除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垂直混合流式的人工湿地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