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81912.5 | 申请日: | 2013-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林;师全林;姜文刚;代义华;何小兵;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 地址: | 7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净化 功能 高纯 探测器 真空 维护 系统 | ||
1.一种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真空维护单元和热净化单元;
所述真空维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泵(1)、分子筛吸附阱(2)、分子泵(3)、数显复合真空计(5)、阀门(6)、真空接口阀门(7);
所述真空接口阀门(7)与高纯锗探测器的真空室(14)相连通;
所述热净化单元包括浴棒(8)、加热带(9)、热敏探头(10)、温度控制器(11);
所述浴棒(8)安装于真空室(14)和高纯锗探测器冷指(12)连接的铜接头处;所述加热带(9)均匀缠绕于浴棒(8)的外周;所述热敏探头(10)安装于浴棒(8)的中心孔洞内;所述热敏探头(10)的输出端接温度控制器(11);所述温度控制器(11)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带(9)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接口阀门(7)包括固定底板(26)、垂直固定在固定底板(26)一侧的中空壳体(25)、垂直设置在壳体(25)中部的抽真空接口(30)、同轴设置在中空壳体(25)内且能轴向运动的拉杆(21),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出固定底板(26)且端部设置有与真空密封塞(35)的盲孔匹配的螺纹,其另一端伸出中空壳体非固定端,所述拉杆与中空壳体非固定端之间被上密封装置密封,所述固定底板(16)的底部与锗探测器真空密封塞(35)的外壳表面被下密封装置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装置包括固定螺栓(22)、O型圈固定槽(23)、O型圈(24);所述O型圈固定槽(23)固定在拉杆(21)上,所述O型圈(24)设置在O型圈固定槽(23)和中空壳体非固定端的端面之间,所述固定螺栓(22)设置在中空壳体非固定端上用于压紧O型圈固定槽(23);所述下密封装置包括固定螺孔(27)、O型圈固定槽(28)、O型圈(29);所述O型圈固定槽(28)设置在固定地板(26)上,所述O型圈(29)设置在O型圈固定槽(28)上,所述固定螺孔(27)设置在固定地板(26)上用于压紧O型圈;
所述抽真空接口(30)为KF25接口;
所述真空维护单元还包括连通在分子泵(3)和数显复合真空计(5)之间的高真空气动插板阀(4);
所述机械泵与分子泵逻辑互锁。
4.一种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真空维护单元和热净化单元;
所述真空维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泵(1)、分子筛吸附阱(2)、分子泵(3)、数显复合真空计(5)、阀门(6)、真空接口阀门(7);
所述真空接口阀门(7)与高纯锗探测器的真空室(14)相连通;
所述热净化单元包括浴棒(8)、加热带(9)、热敏探头(10)、温度控制器(11);
所述浴棒(8)安装于高纯锗探测器冷指(12)下端的紫铜处;所述加热带(9)均匀缠绕于浴棒(8)的外周;所述热敏探头(10)安装于浴棒(8)的中心孔洞内;所述热敏探头(10)的输出端接温度控制器(11);所述温度控制器(11)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带(9)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热净化功能的高纯锗探测器真空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接口阀门(7)包括固定底板(26)、垂直固定在固定底板(26)一侧的中空壳体(25)、垂直设置在壳体(25)中部的抽真空接口(30)、同轴设置在中空壳体(25)内且能轴向运动的拉杆(21),所述拉杆的一端伸出固定底板(26)且端部设置有与真空密封塞(35)的盲孔匹配的螺纹,其另一端伸出中空壳体非固定端,所述拉杆与中空壳体非固定端之间被上密封装置密封,所述固定底板(16)的底部与锗探测器真空密封塞(35)的外壳表面被下密封装置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19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