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有机化合物3-氯连茚内酯及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81241.2 申请日: 2013-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3613570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发明(设计)人: 李平;李霞;封康;史小凤;李纳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07/88 分类号: C07D307/88;C09K11/06
代理公司: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代理人: 侯力
地址: 300384 天津市***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荧光 有机化合物 氯连茚 内酯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材料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荧光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生物标识方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法和荧光标示法。放射性同位素会对生物体产生辐射,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放射性同位素都有其自身的半衰期,信号会越来越弱,所以该方法现在己经渐渐被人们抛弃。而信噪比高,灵敏度好的荧光标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与医药方面,在生物芯片、蛋白质分析、DNA测序、荧光免疫分析、流式细胞测量、临床诊断分析与治疗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重要作用[1-2]。因此,新型荧光化合物的合成意义重大。双色烯二酮的合成[3],结构鉴定及紫外荧光性能测试本课题组的已经做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其异乎寻常的斯托克位移及其与金属离子的良好络合性能在环境监测、生命科学、医学诊断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然而对于双色烯二酮前体连茚内酯的结构鉴定,及其紫外、荧光性能的测试,到目前为止,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荧光有机化合物,3-氯连茚内酯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有机化合物3-氯连茚内酯,其结构式为: 

上述的3-氯连茚内酯的合成方法,包括: 

合成路线: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及机械搅拌的四口瓶中,加入3-氯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摩尔比为1:1~2),升温至210℃。开动搅拌,加入乙酸钾(乙酸钾与3-氯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为0.2~0.35:1),210℃反应2~4小时。然后降温至100℃,加入热水并导入水蒸气。直到反应产物形成碎颗粒,过滤,用热水洗产物,干燥,用乙醇煮沸以除去树脂状杂质。再过滤,用乙醇洗到洗出液无色为止,干燥,得微红黄色粉末,即为3-氯连茚内酯混合物;经硝基苯两次重结晶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即3-氯连茚内酯。 

结构表征数据: 

1HNMR(400MHz,CDCl3):7.55-7.91(m,6H),6.89(m,2H) 

IR(KBr,cm-1):3085.27,3052.36,1785.62,1650.54,1618.36,1471.72,992.08,763.66,706.39 

MS:m/z358.0(M+

UV(甲醇中):λmax=385.0nm 

FL(甲醇中):λEx=385.0nm,发射波长λEm=443.0nm。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化合物3-氯连茚内酯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有机化合物,具有荧光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有机化合物可用于荧光标记生物领域;以及环境监测、生命科学、医学诊断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及机械搅拌的四口瓶中,加入3-氯邻苯二甲酸酐30.5g(0.167mol)和丁二酸(按摩尔比为1:1加入),升温至210℃。开动搅拌,加入乙酸钾(0.033mol),210℃反应2.5小时。然后降温至100℃,加入热水并导入水蒸气。直到反应产物形成碎颗粒,过滤,用热水洗产物,干燥,用乙醇煮沸以除去树脂状杂质。再过滤,用乙醇洗到洗出液无色为止,干燥,得微红黄色粉末18.3g,即为3-氯连茚内酯混合物;经硝基苯两次重结晶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即3-氯连茚内酯4.0g,收率6.7﹪。m.p.350~351℃。 

实施例2 

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及机械搅拌的四口瓶中,加入3-氯邻苯二甲酸酐30.5g(0.167mol)和丁二酸(摩尔比为1:1.5),升温至210℃。开动搅拌,加入乙酸钾(0.05mol),210℃反应2.5小时。然后降温至100℃,加入热水并导入水蒸气。直到反应产物形成碎颗粒,过滤,用热水洗产物,干燥,用乙醇煮沸以除去树脂状杂质。再过滤,用乙醇洗到洗出液无色为止,干燥,得微红黄色粉末15.6g,即为3-氯连茚内酯混合物;经硝基苯两次重结晶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即3-氯连茚内酯3.8g,收率6.3﹪。m.p.350~351℃。 

实施例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12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