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的快速刮削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79846.8 | 申请日: | 2013-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盛恩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轴承 衬瓦面 快速 刮削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中型轴承的轴承衬加工修复领域,涉及一种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的快速刮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球磨机使用的轴承衬为巴氏合金,轴与巴氏合金瓦面的配合要求精度高,出现故障时修复难度大、修复周期长,由于巴氏合金的熔点低,正常使用温度不超过100℃,所以容易出现故障,传统的工作方法是根据中空轴与轴承衬两部件相互研磨后留下的印迹进行刮销,由于难以掌握瓦面的实际情况,只能反复研磨,反复刮销,工作进度极慢,仅仅研刮就往往需要80小时以上的时间,而大型设备由于巴氏合金瓦面积较大所以修复需要更长甚至是翻倍的时间,因此需要找到新的高效的刮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刮削耗时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的快速刮削修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的快速刮削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三角刮刀的刀尖在轴承衬瓦面上轻戳6—10下,使轴承衬瓦面出现相应的微小凸起;步骤二,将中空轴与轴承衬瓦面相互研磨后,根据微小凸起的变化刮削,其中微小凸起磨平或低的瓦面处刮销量大于微小凸起较高的瓦面处刮销量。
优选的,在轴承衬瓦面底部轴向设一行微小凸起,该行的两侧根据轴承衬的规格在轴向设1—2行微小凸起,每行有微小凸起2—3个。
进一步的,刮销量由轴承衬瓦面的瓦底至瓦顶递减,瓦底与瓦两侧顶部的过渡段、瓦底与瓦顶的刮销量比例为4: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减少研磨与刮销的次数,大幅减少刮削修复时间,刮削时间缩短到原刮削时间的1/3左右,减少工作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停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微小凸起的轴承衬主视图;
图2是带微小凸起的轴承衬俯视图;
图3是刮削量比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巴氏合金轴承衬瓦面的快速刮削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三角刮刀的刀尖在轴承衬瓦面1上轻戳6—10下,使轴承衬瓦面出现相应的微小凸起2,微小凸起2在轴承衬瓦面1底部轴向设一行,该行的两侧根据轴承衬的规格在轴向再设1—2行,每行微小凸起2有2—3个;步骤二,将中空轴3与轴承衬瓦面1相互研磨后,根据微小凸起2的变化刮削,微小凸起2磨平或低的瓦面处刮销量大于微小凸起2较高的瓦面处刮销量;刮销量由轴承衬瓦面1的瓦底至瓦顶递减,瓦底、瓦底与瓦顶的过渡段、瓦顶的刮销量比例为4:2:1。
本发明的原理是:微小凸起在研磨时会根据轴瓦之间配合间隙情况出现高低不同,配合间隙大的部位微小凸起就会高一些,间隙小的部位微小凸起就会低一些,没有间隙的部位,微小凸起也就会磨平。这样根据微小凸起高低的不同可以判断出瓦面的整体情况,根据测得情况就微小凸起平或低的面加大刮销量,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研磨的次数,从而大幅的加快了刮削进程。由于中空轴3是标准的圆柱状,轴承衬瓦面要与中空轴紧密配合必须将瓦面的弧度刮削至与中空轴弧度相同。如图3所示,假设图中虚线圆弧是未刮削前轴承衬瓦面,要使轴承衬瓦面与中空轴适配,需要未刮削前轴承衬瓦面与中空轴的弧线接近重合,由图3看出刮削量由底部至顶部逐渐减少,瓦底A、瓦底与瓦顶的过渡段B、瓦顶C的刮削量比例约为4:2:1时最省时、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9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