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活塞杆摆辗模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9055.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1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陈国财 |
主分类号: | B21H1/00 | 分类号: | B21H1/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活塞杆 摆辗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载机活塞杆摆辗模。
背景技术
挖掘机的工作油缸是工程挖掘机中的重要部件,油缸的活塞杆在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交替作用下,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又由于与填料紧密接触摩擦产生热量,使活塞杆本身温度升高,这样的工作条件要求活塞杆毛坯必须是锻件,且加工精度高,有很强的综合机械性能,与填料接触部位在工作温度下硬度还要高;活塞杆为细长件,其锻件过去一般采用传统的模锻锤锻造工艺,基本工序为加热炉加热、空气锤制坯、模锻锤成形和冲床切边;这种传统的锻造工艺存在如下问题:一、 操作环境恶劣, 生产噪音大;二、设备对地面振动大, 设备基础复杂;三、产品精度差,由于模锻锤导向精度差, 导致产品分模线错移大, 产品单边加工余量大;四、模具制造成本高,由于成形过程有很大的冲击性 ,模具必须设计得十分庞大, 以增加承击面,同时由于成形带有冲击,模具磨损快,导致模具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载机活塞杆摆辗模,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成本高和工作环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载机活塞杆摆辗模,包括一个具有半球型内腔的摆辗上模和一个具有部分半球型内腔的摆辗凹模,所述摆辗上模的下部为圆柱形凸台、底部为圆锥面;所述摆辗凹模的部分半球型内腔设有与下部相通的圆孔,所述摆辗凹模的下方设有一个摆辗夹持模,所述摆辗夹持模设有与所述圆孔相通的圆通孔。
以上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是:所述摆辗上模的底部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1°~3°。
进一步的是:所述摆辗凹模的上部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摆辗上模凸台的外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摆辗模制坯,可以选用较细棒料进行电感应加热,生产效率高,坯料表面氧化少,锻件表面质量好;
2、采用摆辗机制坯,制坯过程中冲击较小,噪音小,操作者劳动强度及工作环境大为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3、采用封闭式摆辗机制坯,制坯过程坯料温度下降较慢,可省去成型前再次将坯料加热的过程,节省了加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载装机活塞杆摆辗模总成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
一种装载机活塞杆摆辗模,包括一个具有半球型内腔的摆辗上模2和一个具有部分半球型内腔的摆辗凹模4,摆辗上模2的下部为圆柱形凸台,其底部为圆锥面,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摆辗凹模4的半球型内腔设有与下部相通的圆孔5,摆辗凹模4的下方设有一个摆辗夹持模1,摆辗夹持模1设有与圆孔5相通的圆通孔6;摆辗凹模4的上部设一个有圆柱形凹槽,凹槽的内径大于摆辗上模2圆柱形凸台的外径。
制坯时,将活塞杆圆棒料3一端加热,再将加热端放入摆辗凹模4的部分半球型凹槽,另一端放在摆辗凹模4的下部圆孔和摆辗夹持模1的圆通孔内,此时启动摆辗机,摆辗上模2转动辗压活塞杆加热端使其形成球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陈国财;,未经柳州市国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陈国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9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锭立式半连续铸造机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床的固定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