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新配方醇溶型凹凸版油墨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78518.6 | 申请日: | 2013-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1/02 | 分类号: | C09D11/02;C09D11/03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配方 醇溶型凹 凸版 油墨 | ||
(一) 领域
本发明新型新配方醇溶型凹凸版油墨属于化工领域。
(二) 简介
凸版版油墨的原理比较简单。在凸版印刷中,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
因此,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
印刷机的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在印版装置和压印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则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件印刷品的印刷。
凡是印刷品的纸背有轻微印痕凸起,线条或网点边缘部分整齐,并且印墨在中心部分显得浅淡的,则是凸版印刷品。
凸起的印纹边缘受压较重,因而有轻微的印痕凸起。
柔性版印刷原是新型采用模压橡胶凸版进行印刷的工艺,由于最初采用苯胺染料配制的印刷油墨,故曾名苯胺印刷。
最早的苯胺印刷机在1890年由英国人首创,最初用于纸袋印刷,后被推广用于食品、药物等包装印刷。
因苯胺染料有毒,为卫生组织禁止,所用油墨配方早已改变,人们遂提出更名的建议。
柔性版版材属感光性聚合物,如杜邦公司的赛丽版,主要成分为合成橡胶,用有机溶剂显影。
还有醇溶性、碱溶性及水溶性的柔性印版。由于版材、油墨及印刷设备的改进,柔性版印刷质量大有提高,已应用于报纸、书刊印刷,是凸版印刷中很有发展前途的工艺。
凸版胶印是用感光聚合物做成薄凸版(一般为0.25毫米左右),象胶印那样,印版上的油墨先转印到橡皮布滚筒,再转移到印张上,因此也称为间接凸印。
由于印版无需润湿,故又称干胶印。它既有凸印的优点(墨色较厚实),又避免了胶印的弱点(因润湿液带来的副作用)。
但制版成本较高,橡皮布长期受浮雕型版面的压印容易出现凹瘪痕迹,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应用不广泛。
(三) 定义及应用
塑料软包装应用在生产耐蒸煮的包装袋时还需选择耐高温的材料和耐蒸煮的双组分复合胶。
塑料凹版油墨的表面张力一般是36达因,而PE、OPP的表面张力一般只有32达因左右,这就要求在进行凹版印刷时,薄膜要经过电晕处理,破坏塑料表面分子结构,提高薄膜表面张力,使之达到38达因以上。
让油墨和薄膜亲和粘牢,用手搓和胶粘带撕不下油墨,才达到印刷质量要求。塑料凹印油墨由于在生产中氯化聚合物对臭氧层有影响,在凹版印刷时大量使用甲苯来溶解和调节油墨的粘度,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伤害,这就要求油墨制造厂尽快研制低毒、无毒的醇溶性和水溶性凹版塑料印刷油墨。
我们在生产纸塑复合卷材(供用户上自装机包装药品、袋泡茶等)和生产液体包装膜卷材时,采用了塑料柔版油墨。
当油墨是醇溶性,所添加溶剂是醇类和酯类,毒性低,达到无味、无苯卫生要求。
总之,对塑料凹版印刷油墨的选择应用,要根据不同的凹版印刷机性能和操作工的熟练程度等诸多因素而定。
要知道在什么材料上印刷,凹印机的速度是多少,油墨干燥程度如何,印刷色彩是否与原稿相符,印后加工是否符合要求和最终产品的用途。
对不同规格和不同的塑料软包装袋(膜)要选用不同的油墨。
凡是印纹部分与无印纹部分高低差别甚多,与凸版恰恰相反,即印版着墨的部分有明显的凹陷状于版面之下,而无印纹部分则是光泽平滑。
印刷时需先把油墨滚在版面上,则油墨自然落入凹陷之印纹部分,随后将表面粘着的油墨擦抹干净(当然凹陷之印纹油墨是不会被擦掉的)。
再放上纸张后使用较大的压力把凹陷之印纹油墨压印在纸上。凡利用此种印刷方法者即称为“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方式由于印刷压力较重,所以印刷进行中除了动作比凸版或平版为多,且版面所承受的压力亦须特别注意,印刷方式是版面反纹,印刷纸面是正纹。
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①雕刻凹版
雕刻凹版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当时把雕刻铜案做为装饰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
雕刻凹版所用之铜版印刷纸张,早期是先以湿润,主要是增加共对油墨的粘着性,故其纸背需铺垫一张厚的呢布,并用较大的压力始能将凹陷之印纹内所粘着的油墨拉现而印在纸上。
此种印刷方法,主要的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会产生不规则的伸缩,使印刷产品产生长短不齐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泉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8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纳米颗粒合成与导电墨水配方
- 下一篇:嫩黄色分散染料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