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8376.3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祁鲲;杨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7/005 | 分类号: | A23D7/005;A23D9/007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食用油 塑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食用油中的杂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属于食用油加工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作为聚氯乙烯塑料(PVC)的增塑剂和软化剂被大量用于塑料,另外还普遍用于驱虫剂、杀虫剂的载体、化妆品、合成橡胶、润滑油、印刷用油墨的添加剂等等。是环境激素类物质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常用的塑化剂有邻苯二甲酸二甲基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DEP ),邻苯二甲酸二丙基酯(DPP),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Dn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Di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苯甲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已基酯(DHP ),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DnOP),邻苯二甲酸((2一乙基已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
塑化剂可混合在食物、空气和其它物质中,通过消化、呼吸器官、皮肤接触和进食等途径进入人体后,经过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发挥雌激素的作用,成为干扰人体内分泌不可低估的一种危害,致使人体肢体畸形、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病变,出现精子数量减少、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等不良后果。目前在我们周围的水中、土壤中、大气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塑化剂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已将其列入食品污染控制的黑名单,卫生部于2011年6月1日发布公告要求在食品中DBP残留量要低于0.3 mg/kg,DINP残留量要低于9.0 mg/kg,DEHP的残留量要低于1.5 mg/kg。
塑化剂在与塑料的成型过程中并没有完全与塑料高分子碳链聚合,而是以分子间力连接,彼此保持各自独立的化学性质。随着使用及时间的推移,可不断地释出至大气,土壤和水域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影响。1998年澳大利亚对塑料包装的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塑化剂类污染物浓度从5~8160mg/kg。 2000年丹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29种食物样品和11种儿童食品,其中DBP的含量为0.09~0.19mg/kg。2002年日本调查了50种加工食品,发现DBP、BBP、DEHP、DINP的平均含量(ug/kg)分别为47.7, 16.6, 749, 358ug/kg,国内蔡智鸣于2002年对上海市场上销售的豆油、大豆色拉油、食用调和油、花生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食用油中DBP含量2.98 mg/kg,DOP的含量要24.16 mg/kg。
去除塑化剂的主要方法包括生物降解、光催化氧化处理、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但这些方法都不适用于去除食用油中的塑化剂。目前还没有一种能有效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包括以甲醇为溶剂,对食用油进行液--液萃取,萃取后将甲醇和食用油分离,进一步的,将食用油加入萃取罐中,加入甲醇,使用循环泵从萃取罐底部抽取食用油循环至萃取罐上部入口内进行液--液萃取,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液萃取温度为室温至64.5℃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液萃取时所用甲醇的重量是食用油重量的1~5倍,进一步的,用循环泵循环时,被循环的食用油的总量为加入萃取罐的食用油量的1倍至20倍,进一步的,使用循环泵从萃取罐底部抽取食用油循环至萃取罐内进行液--液萃取完成后静置3小时至36小时,进一步的,所述的液--液萃取次数为1-5次。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的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为:一是去除效率高:本发明方法去除食用油中塑化剂效果显著,可有效处理各种塑化剂超标的食用油,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处理后的食用油,均未检测出塑化剂成分;二是针对性强,本发明方法有针对性地去除食用油中的塑化剂,对食用油中的其他成分基本无影响,处理后的食用油外观、颜色、理化性质均不改变,三是处理快速、成本低,本发明方法处理能力大,方法简单、快速,并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施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提供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这些实施实例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形式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8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