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人力车辆用的旋转支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7755.0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隆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H1/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力 车辆 旋转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人力车辆用的旋转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电动车等非人力车辆用的支架是当车辆停驻时,由人力将支架置于支起状态,当车辆需要行驶时,再由人力将支架由支起状态改为收起状态,车辆方可待驶。通过人力支起、收起支架,不仅很费力气,而且当支架处于支起状态时很容易被他人擅自收起,将车推走,防盗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省时省力的一种非人力车辆用的旋转支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人力车辆用的旋转支架装置,包括车身、车锁面板,车身的踏板上设有机箱,车锁面板上设有锁芯,拨杆固定在锁芯上并随锁芯同步转动,车锁面板上对应于锁芯的一个位置处还设有第一触发开关,拨杆的外端与柔性连接轴的一端连接;
倒置U形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腿、设置在两个支腿上端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支腿的连接杆,连接杆水平贯穿机箱且架设在机箱的两侧箱板上,两个支腿分别位于踏板的外侧;
机箱一侧箱板内侧的下部设有低于连接杆的电机,电机轴的外端架设在机箱的另一侧箱板上,电机轴上设有齿轮;
机箱的顶板上设有一竖直布置的通孔,通孔内设有一组配对使用的弹簧与销轴,销轴与柔性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触发开关与拨杆的外端对应配合,以控制电机正反转;
连接杆处于机箱内的杆体上远离电机处设有转盘,转盘的外周面设有一与销轴配合的销孔,转盘的外周面上远离销孔处设有与齿轮啮合的若干牙齿,转盘通过若干牙齿与齿轮啮合。
所述的柔性连接轴优选采用钢丝软轴。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一种非人力车辆用的旋转支架装置均简称为本装置。
在上述主要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增加以下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
所述转盘远离电机的那一侧面上设有触块;
机箱靠近触块的那侧箱板内侧分别设有第二触发开关和第三触发开关,在高度方向上,第二触发开关处于机箱顶板和连接杆之间,第三触发开关处于连接杆和电机轴之间;
触块分别与第二触发开关和第三触发开关配合,以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停止。
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电机并通过传动装置对支架进行支起或收起,换言之,由电动代替人力支起或收起支架,这样省时省力;通过销轴与销孔的定位配合,可在支架处于支起状态时,形成自锁结构,另,在支架支起时,能使车辆处于不能移动的锁定防盗状态,且可防止支架自动收起。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一立体图(支架处于支起状态)。
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装置的另一立体图(支架处于支起状态、机箱被拆除)。
图4为图3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装置的主视图(支架处于支起状态、机箱的左侧箱板被拆除)。
图6为图5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装置的左视图(放大后)。
图8为图7的D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8,本装置的结构为:
本装置包括车身1、车锁面板1b,车身1的踏板1a上设有长方体状的机箱6。
车锁面板1b上设有锁芯2,拨杆3固定在锁芯2上并随锁芯2同步转动,车锁面板1b上对应于锁芯2的一个位置处还设有第一触发开关4,拨杆3的外端与柔性连接轴5的一端连接。
倒置U形支架7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腿7a、设置在两个支腿7a上端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支腿7a的连接杆7b,连接杆7b水平贯穿机箱6且架设在机箱6的左右两侧箱板上,连接杆7b在车身1上平行于车轮轴设置,两个支腿7a分别位于踏板1a和机箱6的外侧。
机箱6的右侧箱板内侧的下部水平设有低于连接杆7b的电机8,电机轴的外端架设在机箱6的左侧箱板上,电机轴上设有齿轮8a。
机箱6的顶板上设有一竖直布置的通孔6a,通孔6a内设有一组配对使用的弹簧9a与销轴9b,销轴9b与柔性连接轴5的另一端连接。这样,销轴9b通过柔性连接轴5与拨杆3的外端连接。通孔6a优选采用螺纹孔,这样可以采用螺堵9c将弹簧9a、销轴9b封装在通孔6a内并可调节弹性力,所述的销轴9b优选采用一个阶梯状销轴,其中一端可作为弹簧杆与弹簧9a配合,并且可以在螺堵9c上设有通孔与弹簧杆配合,实现弹性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隆,未经张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